2025-2026学年(下)宿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南四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B.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中国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C.快考试了,他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父母真为他担忧。

D.他表面装好人,背后说人坏话,挑拨离间,没人理他。

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记之而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C.中轩敞者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潭中鱼百许头 珠历历数也

3、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4、下面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yāo 迁(xǐ)   盘xuán   (guī)探

B. shū (jiān)默   (shóu)猎 (tiāo)零

C. (xiáng)  顾(jì)   注dǔ   漫mí

D. 准miáo   雾(ǎi)   枯cào 沼泽zhǎo zé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屡试不中,以至报国无门。

1诗歌第一二句写出小松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2本诗与韩愈的《马说》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也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个书名?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述理由。

(2)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①上面一段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②不少文学作品写到了伟大人物的弱点,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为例,进行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少年只有16 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了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转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所说的,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选文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主要作用是什么?

3你认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4文中三处景物描写:第一处,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第二处,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第三处,凉亭外阳光灿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文章开头写少年的孤独愁闷伤感,后文写他成人成才,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____________在心间流淌

要求:①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再作文。②叙事要完整,要注意记叙的线索;内容充实、具体,要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