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朝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雾(ǎi)        默(jiān)       探(kuī)

B.线(qǔ)        猎(shóu)       角(jiǎo)

C.香(pú)        泽(zhǎo)       零(diāo)

D.鸡(zhì)       (lí)          (xǐ)

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奋(kàng)  暗(huī绊 ()   人情故(shì

B.)   杂(rǒng)  欺) 大彻大

C.然() 脑pàn) 思)   水石出(luò)

D.kuàng) 闭)   怅wǎng)  落英纷(bī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绊(   旋(   怀(miǎn   词夺理(qiǎng

B.诚(qián   日(   缚(shù   而至(zhǒng

C.绕(yíng     héng   挑拨离jiàn

D.   jìn   纶(jīng   怒不可è

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作者用条条框框的理论说法,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12岁的保尔·柯察金被赶出学校,是因为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补考,保尔把一把烟灰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C.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在信中多次谈及要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保尔、朱赫来、丽达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关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赋和兴,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B. 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C. 本诗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追求过程中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D. “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求得淑女后思念更深,抒发了“追求”的苦恼。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人不知而不愠是人生最高修养,自非一时所能达到。对批评家的话我过去并非不加保留,只是增加了我的警惕。即是人言藉藉,自当格外反躬自省,多征求真正内行而善意的师友的意见。你的自我批评精神,我完全信得过;可是艺术家有时会钻牛角尖而自以为走的是独创而正确的路。要避免这一点,需要经常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所谓艺术上的幻觉,有时会蒙蔽一个人到几年之久的。至于批评界的黑幕,我近三年译巴尔扎克的《幻灭》,得到不少知识。一世纪前尚且如此,何况今日!二月号《音乐与音乐家》杂志上有一篇卡拉扬的访问记,说他对于批评只认为是某先生的意见,如此而已。他对所钦佩的学者,则自会倾听,或者竟自动去请教。这个态度大致与你相仿。

②认真的人很少会满意自己的成绩,我的主要苦闷即在于此。所不同的,你是天天在变,能变出新体会、新境界、新表演,我则是眼光不断提高而能力始终停滞在老地方。每次听你的唱片总心上想:不知他现在弹这个曲子又是怎么一个样子了。

(节选自《傅雷家书》)

【1】第①段中,傅雷给傅聪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傅雷说,写信给傅聪是有多种作用的。选文体现了哪些作用?请列点分析。

【3】《傅雷家书》是傅雷父子交流的文字记录,可谓“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于立志

①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教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B.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C.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提出了深刻见解。

D.我们生活在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里。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B.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志向,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C.“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浅尝辄止的基础上,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B.第④自然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⑤自然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这两段与第⑤自然段首句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C.为了实现志向,毛泽东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D.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为不断美化生活环境而树立环保意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心中的灯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