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在中,
,以顶点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于点
,现分别以
为圆心,以大于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作射线
交边
于点
,若
则
的面积是( )
A.10
B.20
C.30
D.40
2、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
A. B.
C. D.
3、某班学生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本班其他同学送一张留念,全班一共送了1260张,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x(x+1)=1260
B.2x(x+1)=1260
C.x(x﹣1)=1260
D.x(x﹣1)=1260×2
4、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CC′的长等于( )
A. B.
C.
D.
5、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B.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是关于底边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D.一条线段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7、某景区2018年比2017年旅游人数增加了8%,2019年比2018年旅游人数增加了x%,已知2017年至2019年景区的旅游人数平均年增长率为19%,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8%)(1+19%)=(1+x)2
B.(1+8%)(1+x%)=1+19%×2
C.(1+8%)(1+19%)=(1+x%)2
D.(1+8%)(1+x%)=(1+19%)2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移动至终点C.设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x,
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9、若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根为
,则另一根为( )
A.3
B.
C.2
D.1
10、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则
的值为( )
A. 1 B. C. 0或
D. 1或
11、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______.
12、若x=+1,则x2﹣2x的值为_____.
13、如图,在▱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①∠DCF=∠BCD;②EF=CF;③S△BEC=2S△CEF;④∠DFE=3∠AEF.
14、如图,△ABC中,点E、F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且AC=m,动点P从点E移动到点F,且PM∥BC,PN∥AB,G为MN的中点,则点G运动的路径长度为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15、如图,从一个矩形中截去面积分别为和
的两个正方形,则剩下的两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
16、某商店中销售水果时采用了三种组合搭配的方式进行销售,甲种搭配是:2千克A水果,4千克B水果;乙种搭配是:3千克A水果,8千克B水果,1千克C水果;丙种搭配是:2千克A水果,6千克B水果,1千克C水果;如果A水果每千克售价为2元,B水果每千克售价为1.2元,C水果每千克售价为10元,某天,商店采用三种组合搭配的方式进行销售后共得销售额441.2元,并且A水果销售额116元,那么C水果的销售额是______元.
17、数据,
,
,
,
,
的方差
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在四边形中,
交于E,
若
,则
的长是_____________
19、如图,和
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若
,
,
,则
的长是______.
20、函数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1、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2,求a的取值范围.
22、比较a+b与a-b的大小时,我们可以采用下列解法.
解:∵(a+b)-(a-b)=a+b-a+b=2b,
∴当2b>0,即b>0时,a+b>a-b;
当2b<0,即b<0时,a+b<a-b;
当2b=0,即b=0时,a+b=a-b.
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叫“作差法”,请用“作差法”比较x2-x+1与x2+2x+1的大小.
2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
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边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由点C向点B运动.
(1)直接写出坐标:D( , );
(2)当四边形PODB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O、P、D、Q为顶点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计算
(1) (2)
25、某种商品的定价为每件20元,商场为了促销,决定如果购买5件以上,则超过5件的部分打7折.
(1)求购买这种商品的货款y (元)与购买数量x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
(2)当x=3,x=6时,货款分别为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