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正数,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A.m≤6 B.m6且m≠2 C.m
6 D.m
6且m≠2
2、已知点A(-3,2m-1)在x轴上,点B(n+1,4)在y轴上,则点C(m,n)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在某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8名同学的成绩如下:81,73,81,81,85,83,87,8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80,81
B.81,89
C.82,81
D.73,81
4、化简下列各式:①+
+
;②
-
+
-
;③
-
+
;④
+
+
-
.结果为零向量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5、已知等腰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则等腰
的周长为( )
A.7
B.8
C.6或8
D.7或8
6、下列各式中,是分式的是( )
A.
B.
C.
D.
7、下列各组数是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0.3,0.4,0.5
C.23,24,25 D.,
,
8、下列各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的是
A.(1,3)
B.(﹣2,4)
C.(3,5)
D.(﹣1,0)
9、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10、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
B.1,1,2
C.2,3,4
D.4,5,6
11、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已知∠ADE=65°,则∠CFE的度数为_____.
12、如图,一次函数y=﹣x+1与y=2x+m的图象相交于点P(n,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 ≥ 2x+m的解集为__.
13、矩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把矩形的一条边分成长为3和5两部分,则该矩形的面积是__.
14、以下是小明化简分式的过程.
解:原式
①
②
③
④
(1)小明的解答过程在第_______步开始出错;
(2)请你帮助小明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并计算当时分式的值.
15、如图,某个函数的图象由线段AB和BC组成,其中点A(0,),B(1,
),C(2,
),由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4,周长是 18,则它的腰长为____.
17、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小20°,那么∠C=_____.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变化前后对应点 坐标不变, 坐标增加3个单位.
19、如图,Rt△ABC中,AB=AC=8,BO=AB,点M为BC边上一动点,将线段OM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ON,连接AN、CN,则△CAN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0、下列四个范围“①;②
;③
;④
0、1、3、5”,其中使式子
有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在四边形中,
、
是对角线,已知
是等边三角形,
,
,
,求边
的长.
22、解分式方程或计算: (1)计算:;(2)解分式方程:
23、班主任张老师为了了解本班学生课堂发言情况,对前一天本班男、女生的发言次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下频数分布折线图(图1) .
(1) 该班共有 名学生;
(2) 在张老师的鼓励下,该班学生第二天的发言次数比前一天明显增加,图2是全班第二天发言次数变化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求第二天该班学生发言次数增加3次的人数和全班增加的总的发言次数.
2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C=4,CD=3.求直角边BC的长.
25、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