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雅安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考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下一段学习的开始。

解说 :这是一句选择关系的复句。

B. 鸟、三、酒、材

解说 :这四个字的造字方法不一样。

C. 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我们学习 非常激动

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D. 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解说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消息传得快”。

2、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C.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D.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3、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 )

A. 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中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经过数次航行后在伦敦定居。

B.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人外形好像马,缺乏智慧、自制力和礼节,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对人类十分排斥。

C. 《朝花夕拾》中《琐记》、《藤野先生》、《无常》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D.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E.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甚至不惜去抢别人的生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 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 浏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 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比较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乙)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

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有责备的意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吕蒙自得、自豪、自信如在眼前。

B. 鲁肃拜蒙母表现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也说明一个人因为读书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

C. “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中“邪”表示感叹语气,表现陆云对周处名声不佳的责备意味;“朝闻夕死”表现古人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与渴望。

D. 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4吕蒙和周处都有改过自新的经历,但两文写法各有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写“愁”,与李清照《武陵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海棠红近绿栏杆”,从情与景关系而言,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综合实践和名著阅读。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1)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但这些说法在现在看来并不十分准确,这体现了物候现象受__________影响。

(2)当今社会,不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并不太了解,请拟写一则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广告语。

(3)谷雨是谷物的及时雨,《水浒传》中________的绰号也叫“及时雨”,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这个绰号的含义。

(4)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陕西风翔一带的谷雨贴就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的字样。《西游记》中就有一只神通广大的蝎子精,她蜇伤过________________,令他们疼痛难禁。最后这个妖精被二十八星宿之一的________收服,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朱元思书》

(2)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3)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

(5)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

(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

(8)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油”与身体健康

①传统中华美食,对“油”十分讲究。而现在,这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却有些谈“油”色变。调查发现,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撮入脂肪不科学有关。脂肪在体内堆积,对健康造成危害,而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②一边是美味大餐,却含有大量油脂,影响健康:一边是控制用油,保证健康,但味道欠佳。(甲)这似乎是难求两全的事情。(乙)人们正在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享受美味大餐,又能保证身体健康。

  ③照顾到个人的饮食习惯,在高脂膳食的同时,可以考虑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在吃大鱼大内的同时,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二者相互弥补,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在吃油脂含量比较高的菜肴时,应该注意吃一定量的蔬菜。运用合理的膳食搭配来降低自身对油脂的撮入,在保证美味的同时,逐渐减少对油脂的依赖,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很多无法拒绝美食诱惑的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④人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就像蓄水池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它可以在你身体里存留;当你不需要那么多,它就会排泄出去。但是脂溶性营养素、脂肪这类东西,如果过量地摄入,又不注意运动,它就会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健康,引发疾病。

⑤不管是通过合理饮食达到膳食结构的平衡,还是通过运动达到人体营养摄入和释放的平衡,平衡都是我们健康生活中一个重要概念。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良好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只有这些达到平衡、和谐,我们才能获得强健的体魄。

链接材料:我国的两次“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的摄入量直线上升。市场的繁荣,物质的丰富,让全国人民在30年间,食用油摄入量翻了一倍。

1链接材料与原文中提到的哪一现象有因果关系?结合原文,试作简要分析。

2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的理由。

3本文为我们传递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理念理念是什么?说说这个理念的内容。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古人如何防疫

郑学富

①在科技和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一旦来了疫情如何应对?古人有很多防治的办法,如巫术、药酒、掩埋尸体、建隔离医院、药物医治等。

②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傩图轴》是一幅描绘民间驱除疠疫习俗的风俗画。傩是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姬周时期已有,秦、汉相承。《吕氏春秋》说:“命有司大傩。高秀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东汉时期疫病空前流行,当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借助大傩礼来祈福禳灾。

③唐代韩谔《岁华纪丽》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含囊进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屠苏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后由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开来,他在《备急千金要方》说:“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屠苏酒对人体禅益甚多,兼有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等多种功能。

④秦朝时的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医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记载:“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经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

⑤《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瘟疫大流行。面对严重的疫情,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下,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济灾民。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了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1000套,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

⑥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第二年,一场疾疫大暴发。身处逆境的苏轼手中正好有一秘方可用。此方是苏轼当年拜访老家眉山名医巢谷,再三恳求才得到的防治瘟疫的药方。苏轼为了挽救千千万万人的性命,顾不上曾经所发药方不传人的誓言,将药方献了出来,“合此药散之,所活不可胜数”。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1】下面对“古人防疫措施”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东汉时期,人们通过大傩礼来祈福禳灾。

B.东汉时期,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被发现时,官府会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

C.从王莽捐资建“隔离医院”可知“隔离”是古人所用的一种有效的防疫措施。

D.通过苏轼献出药方来控制疫情可知药物医治也是古人防疫措施中的一种。

【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古人有很多防治疫情的办法。

B.第③段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喝屠苏酒是古人的一种防疫措施。

C.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疠迁所的产生时间之久。

D.第⑤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只说明了郡国的官员人数之多。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古人防疫的办法,同时又设置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⑤段加点词“多”表示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C.第⑤段中的加点词“其”指的是王莽在长安城中所建的邸舍房屋。

D.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具体介绍了古人所采用的几种防疫措施。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闲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烧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

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

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 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 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 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秋仁杰千方而计排挤秦师德。可秦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

道”,两力向炎则天推荐秋仁杰,赞资他的治国才能。秋仁杰看了荐表后道境难密,祈服于去拓德的包密之心。

4结合语境,请简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题目:我的表情包里没有____________

要求:①选择合适的词(如眼泪、痛苦、玩笑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

④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