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安阳殷墟出土的,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三星堆青铜面具
3、《元史•地理志》中记载“(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其中,提到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4、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6、《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不是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看到
A.民族关系的紧张
B.科举制度的结束
C.君主专制的崩溃
D.封建社会走向衰亡
7、秦朝时,来自都城咸阳的商人,前往闽中郡(今福州地区)做生意时所使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8、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的出现与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文化的交融
B.民族矛盾的缓和
C.社会的繁荣开放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0、创立殿试制度,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武则天
11、成语往往出自故事和历史典故,“临阵倒戈”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马陵之战
12、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红楼梦》——曹雪芹(前90回)
B.《窦娥冤》——关汉卿
C.《本草纲目》——李时珍
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1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相传这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由此可以看出宋朝
A.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 注意缓和民族关系 D. 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14、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15、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邲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6、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共设“三公”,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下列官员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掌管国家财政
17、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8、唐朝是一个让中华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她的自信、开放、宽宏、博大与发达,让中华民族的声威撒播四海,更让唐文化百世流芳。唐朝在文化方面馈赠给我们的最大礼物是
A. 诗歌
B. 小说
C. 戏曲
D. 话剧
19、嘉峪关市境内发现的魏晋时期古墓葬中,出土有多块(幅)《牛耕》画像砖,佐证了当时河西地区使用牛耕技术已很普遍。这一图片中的场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0、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不属于唐朝采取的措施的是
A.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B.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C.外国人考中进士可以做官
D.命令外国人必须改用汉姓
2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______。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的是_____。
22、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23、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
24、汉武帝时,两次派_________出使西域。
25、春秋后期,______和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6、曹操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错误: 改正:
27、唐朝都城_______是国际性大都市;南宋时期,福建________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元__________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28、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在研究东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时,我们可以研究“书圣”王羲之的《____》。
29、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激战。
30、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_____________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3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都有其主流表达形式,请你为以下各朝代文学作品、作者、主流表达形式等进行正确对应的连线。
32、列举题: 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制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三件)
33、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干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第一,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第二,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
----改编自《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
材料四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约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宋太宗在位21年(976-997),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1022-1063),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宋代科举制有了什么新发展?这种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