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推知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铁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之际,根据21位专家学者、管理员、老讲解员的回忆编写而成的口述史著作《周口店记忆》发布。书中记载……另外,还发现了打制成的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以上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懂得制造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懂得采集果实
D.能够制作工具
3、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他被后世称为“医圣”。下列属于他医学成就的一组是( )
①善治伤寒杂病 ②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③发明了“麻沸散” ④提出“治未病”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图片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春秋争霸 B.秦国崛起 C.战国争雄 D.秦的统一
5、“连接亚欧风物,融汇东西文明”——“一带一路”勾画了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在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霍去病 B.卫青 C.蒙恬 D.张骞
6、“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 弘扬佛法 B. 民族融台 C. 中外交往 D. 开发西洋
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段材料记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
①统一度量衡 ②统一车轨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下列关于这位皇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B.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C.设置进士科,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9、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现象,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解除宰相的职权
C.设置通判
D.设置转运使
10、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0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一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瓦解 D.逐渐走向统一
11、我国一些地方曾发生H7N9禽流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唐本草》
12、西周时期,河南洛阳是诸侯国洛邑所在地,商丘是诸侯国宋所在地。这些诸侯国对西周王朝的价值在于( )
①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②根据血缘远近和功劳大小,继承西周的土地和权利
③加强对西周地方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④向周王纳贡,派兵保卫西周王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粟具有耐旱、自生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我国北方早期先民首先从粟下手栽培种植;而几乎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先民也驯化了稻并开始大量种植。粟和稻的种植说明( )
A.农业开始精细化发展
B.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农业适应了定居生活
D.北方农业较南方发达
14、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体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岳飞英勇抗金,是民族英雄
B.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C.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D.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15、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他补充完整,其中④补充的内容是
A.丞相 B.地方政府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郡
16、《国语》讲“祀,国之大节”。《左传》上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酒具
1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钩,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说明东汉末年中期以后
A. 王莽夺权,朝政混乱 B. 连年饥荒,百姓艰难
C. 政治腐败,社会昏暗 D.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18、下列古代的思想家中,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A.嫘祖
B.仓颉
C.黄帝
D.伶伦
20、西周礼治: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春秋时期,郑庄公享九鼎,诸侯竞相效仿。这种情况反映出的问题是( )
A.春秋时期诸侯忠诚天子
B.郑庄公得到天子的特许
C.王室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
D.青铜铸造技术提高,鼎已经普及
21、填空题: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写古称);南至 (写古称),全长两千多公里。
2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3、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________”的美誉:________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称为——
(2)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
(3)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4)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6)顺治皇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的封号——
25、宋代城市中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_____和夜市。广州、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_____。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
(4)在地方上,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_____。
(5)项羽骁勇善战,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的战争是:_____。
27、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_____管理政教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西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地名)。
29、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30、识《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魏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
(2)蜀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
(3)当时我们耒阳属__________国。
31、
战争 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第二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32、光辉的中国古代文明。
(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________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
(2)公元前770年,________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________。
3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七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1)唐太宗时,为加强与藏吐蕃的友好关系,将哪位公主嫁入吐蕃?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2)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始于哪个朝代?中央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藏?
(3)清朝时设置哪一机构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清朝前期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辖,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