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2025届初二地理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住着竹楼、跳着孔雀舞、吃着竹筒饭,还有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如果你想真切体验这样的生活,你应该选择的旅游区是(     

A.江苏周庄水乡

B.云南西双版纳

C.内蒙古那达慕大会

D.湖南汨罗江畔

2、我国可直接利用的最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和淡水湖泊水 B.冰川和地下水

C.河水和地下水 D.湖泊水和地下水

3、2019年4月,人类发布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拍摄黑洞照片的大功臣是智利的ALMA望远镜,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夜数可达320天左右,气流稳定,空气干燥,无光污染。如图ALMA望远镜能成为“拍摄”黑洞照片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5、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关于秦岭──淮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月份0o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读图可知,长江与黄河都出现了(     

A.土地荒漠化

B.泥石流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7、下列各民族对应的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藏族——雪顿节

B.蒙古族——丰收节

C.傣族——那达慕节

D.朝鲜族——泼水节

8、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A.日本群岛 B.马来群岛 C.菲律宾群岛 D.琉球群岛

 

9、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题。

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亚洲、欧洲 B.非洲、亚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10、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     

A.中亚地区

B.南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11、读下列国家及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降水稀少,但河流众多

B.②国土辽阔,但自然资源贫乏

C.③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D.④有世界最大平原和最大高原

【2】关于区域人文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世界热点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B.②人口集中在东部,是传统亚洲国家

C.③黄种人为主,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D.④属发达国家,桑巴舞是其特色文化

12、下图为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尘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2】山脉②东西两侧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B.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3】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A.地处暖温带、湿润地区

B.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C.年降水量接近800毫米

D.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13、以下各行政单位中,属于我国第一级行政区的是

A.南宁市   B.北极村

C.宁夏   D.平南县

 

14、我国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其分布特点是( 

A.东部密度大   B.西部密度大

C.平原稀疏   D.山区稠密

 

15、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16、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牧业、制造业、旅游业都很发达 B.在欧洲西部,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C.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全部是发达国家 D.气候以温帯海洋性气候为主

17、一个坐火车冬季旅游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把旅行袋内的厚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此人的旅行线路可能是(  )

A.沿哈大铁路线由大连到哈尔滨

B.沿京广铁路线由广州到北京

C.沿京九铁路线由北京到九龙

D.沿陇海铁路线由西安到乌鲁木齐

18、下列不属于我国江南著名水乡的是(     

A.周庄

B.同理

C.承德

D.西塘

19、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高粱

B.小麦

C.青稞

D.水稻

20、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以 (山脉)为界;介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地形区是

22、读图“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填写表格。

 

铁路干线名称

起止点及途经城市

 

 

南北干线

京沪线

__________

京九线

__________

京哈线

__________

京广线

__________

太焦—焦柳线

__________

宝成—成昆线

__________

 

 

东西干线

京包—包兰线

__________

陇海—兰新线

__________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__________

滨洲-滨绥线

__________

 

2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

24、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________盆地,该盆地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指  

 

27、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_______城市群。

28、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是:①地形______________,高原山地面积广大;②地势______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9、东北三省包括 ▲ 省、吉林省和 ▲ 省组成。

30、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半球。

(2)我国的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带(五带),跨纬度大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3)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位于______洲的东部,东濒______洋,海陆兼备。

(4)造成文学作品《我们爱你啊,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的差异和______的差异。

32、   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______市到云南省的B______县一线。

(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原因:东部地区______;西部地区______

(3)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

(4)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的人口总数为7866万人,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_____人/平方千米。

33、读下面我国部分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河流),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是__(河流)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下游江阔水深,水运发达,号称“__”。图中C是_(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图中A、B两条大河都发源于__高原,B河流注入的海洋为:___海。

(3)①是A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名称是_;②是B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名称是__

(4)A河流下游流域面积特别狭小又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__

A.引黄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  B.河床比堤外地面高

C.地面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D.河道特别弯曲

(5)下列有关B河的叙述,正确的是__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大河   B.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D.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34、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①_____,②_____;省级行政区:③_____

(2)穿过我国的重要纬线是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

(3)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最北端在黑龙江 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_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5、“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

日程安排(旅游线路)

交通工具

第一天

广州→武汉→宜昌

火车、长江游轮

第二天

宜昌→重庆

长江游轮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火车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飞机、火车

第六天

青海湖→广州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这里___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__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____

(4)第四、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____盆地到____高原,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____升高。

(5)日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____作为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