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上课时用一块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火点燃,当手帕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损。下面同学解释正确的是
A.小红认为:纯属魔术,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小明认为:酒精能降低棉布的着火点
C.小华认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小悦认为:酒精跟棉布反应,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下列生活中的一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水直接变汽油(CxHy)
B.夏天不宜将自行车轮胎充气太足
C.每天吃菠菜不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D.细镁条和棉线编成的烛芯可用于制作吹不灭的蜡烛
4、以下劳动项目做法合理,且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组别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
B |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 提高煤的着火点 |
C | 用铁质器皿盛放酸性腌制品 | 铁单质硬度大 |
D | 用明矾处理自来水 | 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胶状物有吸附性 |
A.A
B.B
C.C
D.D
5、砸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抗癌大王”装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砸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砸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C.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砸属于金属元素,砸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6、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7、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H
D.2H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 CO2与 CO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B | 除去炭粉中的 CuO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除去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 将燃着的硫伸入瓶中 |
D |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A.A
B.B
C.C
D.D
9、某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含量为50%,将24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固体中钙、碳元素质量比为10:1(已知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CaO固体和CO2),则生成的CO2质量是
A.1.1g
B.2.2g
C.2.8g
D.无法确定
10、在化学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从下列各图的气密性检查结果判断,装置漏气的是
A.
B.
C.
D.
11、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高锰酸钾
C.液氮
D.石灰石
12、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铱、铈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铟元素的化合价为-3
B.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的核外电子数为49
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4、云南勐海是普洱茶的产地之一,也出产多种名优绿茶,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缙云山山火得到有效封控。在这场与山火的拉锯战中,“以火灭火”的方式,助力了阶段性胜利时刻的到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林发生火灾时,应逆着风向跑离火场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防止大火蔓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D.“以火灭火”可隔绝山火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和可燃物导致火熄灭
1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可以切割大理石
B.净化水时用明矾进行消毒
C.灯泡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D.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7、下列各组合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①稀盐酸、Mg、Fe、Cu②MgSO4溶液、Fe、Cu③Mg、FeSO4溶液、Cu
④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⑤Mg、Fe、CuSO4溶液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镁与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D.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9、化学用语的掌握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O5P2
B.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C.钠元素显+1价:Na+1
D.一个C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20、对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B.磷加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D.31克的磷和32克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63克的五氧化二磷
21、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制取原理为:MnO2+4HCl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集氯气时需要尾气处理
B.反应前后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MnO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制备Cl2与用双氧水制O2可采用相同发生装置
22、如图是电解水的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1和管2中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管1中的气体是氧气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3、中国口腔专家发现钛酸钡(BaTiO3)可美白牙齿。生产BaTiO3的反应为TiO2+BaCO3=BaTiO3+CO2↑,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Ti
B.原子序数是22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24、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采用绿色、可再生燃料——甲醇(C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在-30℃至50℃环境下均能正常燃烧。如图是“绿氢”制备甲醇的流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4
B.制备甲醇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CO2→CHxO+H2O
C.捕捉烟气中的CO2制备CHxO,体现了“低碳”理念
D.甲醇未来可能会取代汽油、柴油,成为新一代的燃料
2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丝生锈
B.粮食酿酒
C.水果腐烂
D.冰雪融化
26、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食盐粉末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2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③ ④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装置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改正后此装置可以用于 (填药品名称)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到 的作用。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8、在题后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放在桌子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
(2)取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手心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
(3)氢的元素符号_______
(4)碳的元素符号_______
(5)氧的元素符号_______
(6)钠的元素符号_______
(7)铁的元素符号_______
(8)铜的元素符号_______.
29、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__;
(3)熄灭蜡烛时会形成一缕白烟,白烟的成分是__。
30、(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3)碳酸氢钠和稀盐酸混合 。
3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由试管 往 套,加热时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
的 柄上。
32、生活中,软水和硬水用______来区分,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如果在量取42mL水时仰视,则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______42m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3、(4分)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亚硝酸盐能致癌,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的二氧化氮气体。请根据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 ,原因是 ;
(2)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方案一: ;
方案二: 。
3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2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_____ (填“实验1”或“实验2”)。
(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 _____ (填字母序号)。
A 向左偏转 B 不偏转 C 向右偏转
35、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2)粒子E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3)A、B、C所对应的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
(4)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则单氟磷酸钠(Na2PO3F)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黄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2)有A、B、C三种金属,将B和C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A和C浸入硝酸铜溶液中,只有C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A.A>B>C
B.B>A>C
C.B>C>A
D.C>B>A
(3)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小铭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C装置中用以制氧气,在漏斗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
38、X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两种或三种,为确定其成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资料:①
②CH4、CO均不与碱溶液、浓硫酸发生反应 ③CO2不与浓硫酸反应
实验步骤:
Ⅰ通入X气体,排尽装置中空气,加热CuO固体,充分反应;
Ⅱ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会儿气体X;
Ⅲ反应结束后,测得装置A增加的质量是0.1g,装置C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装置D增加的质量是0.18g。
(1)A中左侧导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_。
(2) A中溶液质量增加说明X气体中有______,C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
(3)通过计算可知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______g。
(4)本实验设计需完善的是______。
39、(4分)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
(3)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
(4)湿衣服在阳光下晒更容易干
40、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5)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