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爬雪后崂山,赏雾凇奇观。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变多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2、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中有关于石油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下列关于石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工产品

B.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其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3、家用燃气中常会加入有恶臭的四氢噻吩(C4H8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氢噻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四氢噻吩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四氢噻吩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4

D.四氢噻吩中有4个氢分子

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

C.碳酸钠、纯碱

D.碳酸氢钠、小苏打

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化学性质相似

6、“千家灯火织霓虹”,现代的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氮气

C.空气

D.稀有气体

7、从不同角度认识如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描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Cl2=2HCl

D.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8、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I、Ⅱ、Ⅲ探究硫酸的性质。

I:取浓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铁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一定量水,有气泡,试管壁发烫

Ⅱ:取稀H2SO4于试管中,加入镍片,镍片表面出现气泡

Ⅲ:取稀H2SO4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粉,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铜粉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说明硫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硫酸的化学性质

B.I中现象证明铁与稀硫酸反应放热

C.Ⅱ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镍排在H前面

D.Ⅲ的化学方程式:

9、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混合物

B.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C.丙的化学式是H2SO4

D.甲转化为丙的过程,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10、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烧碱氢氧化钠NaOH

B.小苏打纯碱Na2CO3

C.熟石灰氧化钙CaO

D.可燃冰甲烷CH4

11、下列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菜刀生锈

C.冰块融化

D.研磨姜粉

12、敖汉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3、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升高温度可将t2℃时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Na2CO3>NaCl

D.北方盐湖中常采用“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主要利用了Na2CO3的溶解度大,NaCl的溶解度小

14、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45ml

B.大于45ml

C.小于45 ml

D.无法确定

15、华为在2023年9月12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两款5G芯片,展现了中国人强大韧性。我国5G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31

B.元素符号为ga

C.镓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6、下列关于金属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的固体

D.“真金不怕火炼”

1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泥土

18、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

B

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加肥皂水,振荡

C

检验NaOH固体变质

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制备硫酸铜

向金属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铁粉和炭粉

用磁铁吸引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适量盐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20、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

B.石油

C.河水

D.牛奶

21、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于其中,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2、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19H19N7O6,因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而得名,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C.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3、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检查气密性

2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Ca

C.Na

D.H

2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B.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减少使用塑料袋,使用可重复的环保袋

26、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A.铝

B.铜

C.镁

D.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壤顺利返回。

(1)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月球土壤中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铁元素显+2价,则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现有指定化合价的四种元素:,由其中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有______

(4)如图为天然气(CH4)在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的原理,总反应为2H2S+O2=2S↓+2H2O,分析如图回答:脱硫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8、2011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我国一些地区也检测到极少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_____

29、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

(3)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4)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

(5)A和C表示的元素可以组成空气污染物之一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

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镁原子______

②氢氧根离子______

③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桶中,使用氮气的原因是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

31、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填字母)。

(3)从环保角度: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是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                 D.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

32、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n克,将m克氯化钠投入到n克水中,充分搅拌,若得到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如果m克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n克水中,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3、水体污染来自___污染、___污染和___污染,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另一方面要___

34、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

35、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速率的问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图2、图3所示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的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无色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5℃的热水中。

(1)利用该方案实验,比图1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

(2)图2的现象是_______

(3)图2、图3对比,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2)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3)已知甲的样品中混有少量乙,欲提纯甲固体,可采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2℃时,将15g甲物质溶解于5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5)t3℃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_

(6)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写一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完成下面题目:

(1)写出仪器名称b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与制O2都可使用的发生装置是B,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选发生装置时可用C代替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8、小玉在参加小小实验家竞赛的题目之一是配制7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 、溶解、装瓶并贴标签。

2)需要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_____g,添加药品时发现指针偏向左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改正A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

4)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___(填偏大偏小

5)正确操作后,请在D中填写标签: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酷爱做实验,经常课堂实验结束后,会提出一些问题,甚至设计实验方案在课下再次探究,以下两个小实验片段是从他们的课后实验中节选的。

(1)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能达到目的是____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利用甲图装置进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的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发现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小组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乙的装置

①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小组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②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密性良好,气球鼓起,天平不平衡,向右倾斜。实验小组按规范操作反复实验,得到相同结果,他们最终讨论得出天平向右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0、某同学在做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实验时,试管发生了炸裂,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两条)。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