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专家预测,到2024年中国芯片占全球份额将增长到17.4%。芯片的材质主要是硅,如图所示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4
D.硅原子核内有14个带正电荷的质子
2、氢能源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氢气的制取和储存一直是一个难题。中科院煤化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温(150-190℃)下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铂-碳化钼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都没有
D.该反应生成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22:3
3、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项目对应的化学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解释 |
A |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 石墨有还原性 |
B |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
C |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 天然气的成分是 |
D | 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 |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
A.A
B.B
C.C
D.D
4、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内容 |
A | 化石燃料 | 煤、氢能、石油 |
B | 黑色固体 | 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 |
C | 直接加热的仪器 | 可试管、量筒、蒸发皿 |
D | 缓慢氧化 | 呼吸作用、酒精燃烧、金属生锈 |
A.A
B.B
C.C
D.D
5、请根据自然界中碳一氧循环示意图,通过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可能破坏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碳一氧循环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6、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
C.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氢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把洁净的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8、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
D.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9、5G通信技术是2023年成都大运会的一大科技亮点,其芯片是由氮化嫁等材料制成,镓(Ca)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的核电荷数为31
D.氮化嫁的化学式为NGa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1、下列各组金属,其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错误的一组是
A.K、Ca、Na
B.Al、Mg、Zn
C.Zn、Fe、Cu
D.Cu、Hg、Ag
12、下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B.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NO3,得到140g溶液
C.将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质量不变
D.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1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 CO2 与 CO 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性质: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碳量也相同
C.用途:固体 CO2 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作燃料
D.危害:二者室内达到一定浓度,都能致人死亡
14、将总质量为ag的木炭、氧化铜混合物装入图1试管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反应物进行烘干研磨
B.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去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C.图2中,M点含有两种固体物质
D.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15、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纯净的空气
B.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C.单质:液态氧
D.氧化物:高锰酸钾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18、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19、向30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80%
D.84%
20、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涂油的方法用于自行车车链防锈 | 用餐具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原理是乳化 | 用碳酸钡制作钡餐 | 小苏打是烘焙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A.A
B.B
C.C
D.D
21、某物质经过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23、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的组成和构成都相同
D.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2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25、请选出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稀有气体、水、液氧
B.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氮气
C.铁水、二氧化氮、氖气
D.冰水混合物、水银、铜丝
26、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MgCl2
B.FeCl3
C.ZnCl2
D.AlCl3
2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 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溶液,硫酸钠(Na2SO4)构成中的阴离子是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
(3)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
28、指出下列物质的分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①红磷;②五氧化二磷;③海水;④液氧;⑤高锰酸钾;⑥清新洁净的空气;⑦水银;⑧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择 ,其化学方程式为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药品为 ,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选择 ,若选择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填“a”或“b”),其中植物油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图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写物质名称),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图3中过程①表示的______过程,写出图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1、甲、乙、丙三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此时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
(3)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提纯固体丙,结晶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下同)
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最多的是丙
B.用丙的饱和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3℃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3℃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32、(5分)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2)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 ②废报纸 ③烂菜叶 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是 (填序号)。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 。
(4)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_____;
(2)2个氮原子_____;
(3)3个钠离子_____。
34、现有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河水 ⑥氯酸钾 ⑦矿泉水 ⑧水银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 .
3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在相应位置(填序号)
①氦气②碳酸钠③空气④烧碱⑤煤⑥冰水⑦硫酸⑧石墨
单质__________;盐__________;混合物__________。
36、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2)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相同。
(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不同。
3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②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若在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制取装置应该选择_____(填字母),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该组合也可用于制取氧气,为获得平稳氧气流可将仪器①更换为_________;
(3)使用F装置可以收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气体,在另一端接入量筒可测量气体的体积。
(4)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具体见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 |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 ; |
②点燃B处酒精灯。 | B处玻璃管内_____;
|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
3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到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扔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在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4)若按照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1._____2._____。
39、实验室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下图)。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_____
40、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某化学兴趣
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 m3空气通入含碘(I2)量为2.54 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
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