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和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7
C.若丙是铜,丁是二氧化碳,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若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2、艾草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药材,其所含的黄酮素(化学式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3个元素组成
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2
D.一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3、乙炔(化学式为C2H2)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6.6g二氧化碳、1.4g一氧化碳,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A.0.6g
B.0.9g
C.1.8g
D.3.6g
4、锂电池是目前电动自行车最常使用的电池,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体积小、重量轻,续航能力较强。右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有关锂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Li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核外电子数为3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O
B.氧化铁:FeO
C.2个镁离子:2Mg2+
D.60个碳原子:C60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
B.二氧化碳可用于提高大棚绿色蔬菜产量
C.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使面包松软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火碱、石灰石
B.钢、氨气、干冰
C.食盐、烧碱、赤铁矿
D.碘酒、熟石灰、冰水混合物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新能源:天然气、地热能、风能
B.混合物:18K黄金、赤铁矿、大理石
C.空气污染物:CO2、SO2、PM2.5
D.溶液:可乐、豆浆、啤酒
9、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 石墨有还原性 |
B |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 |
C | 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 |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
D | 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A.A
B.B
C.C
D.D
10、为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C.可通过对比图2中的b、d点来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D.实验后两瓶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同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2、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近热映的连续剧《破冰行动》涉及到的毒品有海洛因和冰毒,其中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13、全球增温潜势(GWP)表示一种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与等质量CO2产生的温室效应的比值(见下表)。下列气体中产生温室效应最强的是
温室气体 | GWP |
甲烷 | 29.8 |
一氧化二氮 | 273 |
氟利昂 | 6226 |
六氟化硫 | 22800 |
A.甲烷
B.一氧化二氮
C.氟利昂
D.六氟化硫
14、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5、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1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类别 |
A | 水、红磷、氧化镁 | 化合物 |
B | 液氧、氧气、水银 | 单质 |
C | 空气、海水、冰水混合物 | 混合物 |
D |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 | 氧化物 |
A.A
B.B
C.C
D.D
17、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作电极——导电性
B.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氧气——作燃料——助燃性
D.干冰——作制冷剂——干冰升华时能吸收热量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37.5%
C.通过降温的方法能将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19、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
B.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0、科学家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堪称温室气体的克星。该催化剂由廉价且丰富的镍、镁和钼制成。镁、镍、钼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符号为MG
B.镍原子质子数为28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g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2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
B.红糖水
C.铁矿石
D.氯酸钾
22、“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3、“锶型”矿泉水既有益于人体健康又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这里的锶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24、如图为某考试时所使用的条形码。条形码背面的胶黏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25、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③⑤
D.①③④
26、钼(Mo)是组成眼睛虹膜的重要元素之一。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的化合价为
A.+2
B.+4
C.+6
D.+8
27、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A与____________(填字母);
(2)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D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当x=____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28、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
(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原子__________。
(2)硫酸钠__________。
(3)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4)二氧化锰中锰元素显+4价__________。
30、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选填“>”、“<”或“=”)乙;
(2)保持温度不变,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通常用_____(选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方法提纯;
(4)t2℃时,能将浓度为20%的甲溶液通过加溶质的方法变成浓度为50%的甲溶液_____(选填“能”或“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t1℃时,将甲乙两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2℃,二者浓度相等
B.t1℃时,将甲乙两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C.t2℃吋,将甲乙两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析出的甲比乙多
3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_____。
(2)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_____。
(3)稀硫酸除铁锈_____。
(4)硝酸钡溶液和硫酸溶液_____。
(5)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_____。
32、碳与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H2CO3属于______。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
(3)写出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33、走近催化剂。
(1)溯古1817年,化学家戴维发现:煤气(主要含一氧化碳)和空气在高温的铂丝表面持续反应。欲证明铂丝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除了证明铂丝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外,还需要提供的证据是______。
(2)探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 Gerhard e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②图中所有物质中,共有______种氧化物,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4、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李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 ,B中 。
(2)小红认为李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李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如果利用B装置,应补做的实验是 ,如果观察到 ,则证明猜想①成立。
小明同学受酸碱中和反应探究实验的启发,认为可以借助酚酞试液来证明,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行,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
海宁同学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 猜想①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 ; 。
35、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铁制品不能盛装波尔多液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导电__________。
3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请你一同参加,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图1字母),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图1字母)
(3)该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锌(固体)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
c、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当用图2收集满氧气时的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38、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如图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实验B是水的电解,水电解实验中的溶液采取氢氧化钾溶液,是为了_____。
(3)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那么蔗糖是由那些元素组成的呢?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夹取和支撑的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的组成。
小资料:
Ⅰ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Ⅱ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加热。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生成黑色固体,内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填元素符号)。
实验上述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并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____。
实验原理:与_____(填A或B实验相同)。
39、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产生气体是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极。
(2)如果D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毫升。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4)通过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5)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40、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0mL水;
B. 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称量腐蚀性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E.对于溶解时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液体,可用量筒完成溶液的配制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