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2025届初二物理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制单位是km/h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无关,和路程也无关

3、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是,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下列物理量与测量仪器对应不正确的是(       

A.速度----停表

B.长度----刻度尺

C.温度----温度计

D.质量----天平

4、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如图所示,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汽化

B.仅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菜刀刀刃的厚度约为5mm

B.一个标准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盘锦冬季最低气温低约

D.朗读800字的文章用时约1min

6、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看见不发光的课本

C.海市蜃楼

D.桥在水中的倒影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书的宽度约18dm

B.冬天洗澡时觉得舒适的温度约23℃

C.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D.初中生步行速度约5m/s

8、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9、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初看不到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未射到硬币上

B.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硬币上

C.后来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

10、如图所示是石蜡和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其熔点为48℃

B.甲图段海波的状态是液态:

C.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甲图是海波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吸热

11、如图所示,是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对此情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演奏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真空可以传声

C.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若不看屏幕上的画面,仅听声音也可以分辨出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这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3、物态变化不仅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其相关知识在社会发展、前沿科技上也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跨年晚会上使用干冰制造舞台雾气,看到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

B.深秋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D.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火炬“蓉火”使用的燃料丙烷,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其液化

14、《说文》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也就是说“一仞”相当于成年人张开双臂的长度,如图所示。你认为“仞”长度约是(  )

A.1.7mm

B.1.7cm

C.1.7dm

D.1.7m

15、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声音的传播不必依赖于介质

1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8、“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9、如图的条形码是商品的“身份证”,扫描条形码可识别商品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扫码设备是接收白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B.扫码设备是接收黑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C.黑色条块的较粗部分比较细部分的反射光弱一些

D.黑色条块的较粗部分比较细部分的反射光强一些

20、现代生活电子产品众多,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22、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有水滴产生前,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23、小明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94cm、4.42cm、4.4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42cm

B.4.4275cm

C.4.43cm

D.4.53cm

2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图甲、乙分别反映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26、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内部仍存有水的瓶子,原因是这些瓶子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容易引燃瓶子下面的易燃物,从而导致火灾发生。

27、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

28、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2=340m/s,则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______m。

29、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发现声音都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的响度和_________;小亮单独演奏乙时出现图丙所示的波形图,是因为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后三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除了水银以外,液体都不善于传导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导热。那么,它们是怎样传递热的呢?

如图所示,把装有冷水的回形管悬空架在铁架台上。水静止后,从回形管左侧开口处投入一些紫红色的高锰酸钾的晶粒,使它沉到管底。用酒精灯在回形管下面对准晶粒加热。我们会看到:晶粒周围的紫红色溶液会向上升起,然后又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回管底,不一会儿,整管水都成了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流动过程清楚地表示出热传递的情况。晶粒处的水受热上升,旁边的冷水就流过来填补。流到晶粒处的冷水被加热后又上升,旁边的冷水又流过来填补。这样,水就循环流动起来。最后,整个回形管里的水都变热了。

在这里,热是靠水的流动来传递的,空气的流动也可以传热,例如,冬季用暖气片取暖就是靠空气的流动。这种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对流是液体、气体特有的传热的方式。要使整个容器中的液体(或气体)的温度很快升高,应该从下方来加热,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对流。

(1)对流是______、气体特有的传热方式;

(2)通过关于对流的学习可以知道,要使整个容器中的液体(或气体)的温度很快降低,应该从液体(或气体)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来冷却。

31、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________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________两个波形图的振幅相同(选填“甲”“乙”或“丙”)。甲、乙、丙三个波形图的__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可能产生飞沫。为防止病毒传播,专家表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在1.5~2______左右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一节课的时间为40______(填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33、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 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___________℃(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34、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A、B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如图,已知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将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端滑动,若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_____是有磁性的;若发现吸引力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_____有磁性.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雨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①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C处,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s1

②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求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小雨想要测量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做法是:将小车放在斜面上B点处,释放小车,同时用秒表测量小车从B点滑到底端所用时间t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s2,求出小车下半程平均速度

分析

你认为这种测量的方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出正确的______。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平速度的数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小”、“偏大”或者“相等”)。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辆货车长16m。从甲地往乙地运送货物,中途经过全长400m的隧道,若空车和货物的总重为3.5×106N.:

(1)该货车总质量为多少t?

(2)从车头进隧道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行驶26s, 货车的平均速度多少?

37、有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1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40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了瓶口。(ρ=1.0×103kg/m3),求:

(1)瓶内水的总体积;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瓶内石块的密度。

38、我区某校中型校车19座,空车质量为5t。按交通法规满载师生,司乘人员总质量1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25m2。该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行驶9km,用时15min。求:

(1)这段路程内校车的平均速度;

(2)校车满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假设校车在该路段匀速直线行驶,求发动机的牵引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一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请用l1标出它的力臂。

40、如图,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束光线射向其中一面镜子,请补全光路图。

 

 

41、如图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并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