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州2025届初二物理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小西正用新买的一款5G智能手机与同学通话,这款手机的质量最接近(  )

A.20克

B.200克

C.2000克

D.20000克

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4、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10~1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是晶体

C.该物质熔点为80℃,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气压

D.在20min时撤去酒精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马上停止

6、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B.   该实验既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C.       表示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进行定位

7、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盛有不同的液体,甲杯盛水,水的体积为30,乙杯盛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将它们放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质量为30g

B.液体的密度为

C.水和液体的质量之比为69∶75

D.水和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0∶69

8、小李在学习物理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他看到冬天烧水时壶嘴往外“冒”出“热气”,夏天雪糕周围“冒”出“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C.“热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D.形成“热气”的过程会放热,形成“冷气”的过程需要吸热

9、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0mm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6℃左右

10、如图是同学们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图乙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C.图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实验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1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1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居民区附近公路的两旁安装隔音墙

B.建设高架道路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D.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3、如图所示,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方向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

B.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如果以运水稻的车辆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D.如果以运水稻的车辆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14、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等于0°

B.小于30°

C.等于30°

D.大于30°

15、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如图1所示,某时刻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l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km,乙船35km

B.甲船35km,乙船25km

C.甲船30km,乙船30km

D.甲船35km,乙船30km

1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D.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17、在七中育才学校本学期的物理公开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青铜器的知识,甚至自己制作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其实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凝华

D.先熔化后凝固

18、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多次敲击声

19、《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0、下列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D.冬天,用电热水壶烧开水时冒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2、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做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校园外某工地在施工,为了免受噪声干扰,听讲的学生应戴上耳罩

B.街头路口、公路急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C.冬天道路结冰后,路政人员喷洒融雪剂,提高了冰的熔点

D.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3、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它看到的全身像应是(  )

A.

B.

C.

D.

24、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通过平面镜不能观察到老师像的是(  )

A.甲同学

B.甲、乙同学

C.丙、丁同学

D.丁同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钢瓶液化气是将石油气通过____的方式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液体储存的,使用时拧开减压阀,该种物质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钢瓶内温度会_______

 

26、用一束绿色的激光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___色, 气球能被射破说明______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演员的蓝色裤子上,观众看到的裤子是____

27、杯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地板来说,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28、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同学在1min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全身重力的,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为0.3m,则她在这段时间内克服重力做功为________J,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

29、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200时,反射角应为_____度,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100时,入射线与反射线之间的夹角减少____ 度。

30、在阅览室等场合常看到这样的警示牌:“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

31、在泡桐花开的季节,很远就能闻到泡桐花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做______运动;晴天的时候气味更浓,是因为这种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加剧”或“减慢”),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和______有关。

32、运动员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________,所示是“跳台滑雪”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滑雪运动员在空中只受________作用;在下落到水平面后,运动员由于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33、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他拿着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______;如果再用一个细玻璃管在图中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______.(均选填“上升”或“下降”)

34、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控制噪声是政府部门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噪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公路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测量葡萄酒密度”的实验中:

(1)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___,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58.2g;

②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烧杯中葡萄酒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③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______,测得葡萄酒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上述测量过程测得葡萄酒的密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只需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调整为___________[填(1)实验步骤的序号]。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50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7、国庆期间,小强一家开车到扬州市旅游,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为了计算行程,小强测得汽车用时1min匀速通过了一段长600m的路。

(1)求汽车匀速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汽车是否超速;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强一家最快要行驶多少分钟才能到达扬州市?

38、武汉市道路路名牌从2016年4月起开始全面更新。新路名牌在原有中英文道路名称、方向的基础上新增了道路起止点及距离标识。如图甲是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上的一块更新后的路名牌,图乙是该条道路上的限速标志。

(1)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全段青年路至少需要多少分钟?________

(2)为保证交通安全,图丙是该道路上的地埋线圈测速系统,用来测量汽车通过该系统时的速度从而判定是否超速。地埋线圈测速系统原理如图丁,汽车完全通过其中的一个埋设于地面的地埋线圈时,主机获得一个感应信号。汽车会经过两个地埋线圈,主机获得两个感应信号。主机测量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已知一辆汽车通过该系统时主机测量出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为0.4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汽车是否超速___________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光线沿A射到一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在图中标出标出反射角.

40、如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上方,一束由B发出的光入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

(1)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41、如图所示,请在杠杆上的B点画出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