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便是这样的文章。

B.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呐喊》,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法布尔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作者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钟爱 喧腾 震耳欲聋 轻歌曼舞

B.追溯 箴默 人情事故 销声匿迹

C.帷幕 彷皇 不修边幅 穿流不息

D.腼怀 蓦然 挑拔离间 纷至沓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每晚的挑灯夜战让我早晨很难按时起床,总是在妈妈的呼唤声中才会如梦初醒

B.袁隆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永存的英雄,我们永远缅怀您。

C.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家经常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D.电影《长津湖》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大气磅礴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宽厚仁慈 抗疫英雄 高兴极了 高峰入云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错误的。

C.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盛大的场面仍时常浮现在眼前。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场面浮现。

D.“我在家。”“我在家学习。”

解说:两句中的“在”词性不一样。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以下诗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式微式微”和“微君之故”中的“微”意思分别是“昏暗”“如果不是”的意思。

B.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和泥地里劳作,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质朴与勤劳。

C.诗歌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押韵和谐,兼有长短句式,节奏感强。

D.“式微式微,胡不归”一句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2】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问题。

(1)“离开红色中国,去了白色世界”的“红色中国”是指___________;“白色世界”是指______________

(2)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补充埃德加·斯诺的“星路”历程:北京——西安府——_______——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甘肃——延安——西安府——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这位表大爷不一般

①许大明家境贫寒,但他很争气,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农业大学。父亲为了给他挣学费,就去上树打松塔,却不幸摔死了。眼看开学在即,许大明的学费依然没有着落。

②就在这时,一个叫老邹的远房亲戚找上门来,拿出了毕生的积蓄资助许大明上了大学。老邹五十多岁,是个罗锅腰,腰弯得像张弓,在镇上开了一个修鞋铺,靠给人修鞋补鞋为生。许大明知道老邹自己也很艰难,便对这位表大爷非常感激。

③可等许大明上了大学后,他发现只要一放寒暑假,前脚刚踏进家门,后脚老邹保准就会骑着自行车跑来,催促和提醒许大明勤工俭学。渐渐地,许大明发现老邹就像个监工,把自己的每个假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让他没有一点自由,于是就对老邹产生了反感。

④许大明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开发荒山栽培果树,就在这时,老邹不请自来,询问许大明给工人们啥福利。当他听许大明说还没想好时,顿时来了精神,说:大明,俺倒有一个现成的想法。工人干活最费的就是鞋,你不如让他们把坏掉的鞋都交给你,你集中起来送到俺这儿修补。费用你替大伙儿承担。这样一来,工人们肯定很感激你,干活时就会尽心尽力了。细算起来,其实你并不亏,也能照顾照顾俺的生意!

⑤听完老邹的话,许大明难以置信,心想:这表大爷还真是深藏不露呀!这主意表面上看起来是谁也不亏,可还不是为他自己寻了一条稳稳的挣钱道儿,这哪是一般人能想出的主意啊?如此看来,他资助我上大学,说不定也别有用心呢!

⑥许大明虽然按老邹的意思做了,但他也下定决心,自己挣到钱后,一定要先把老邹的钱还上,免得日后对方再得寸进尺,乱打主意。

⑦经过几年的拼搏,许大明终于把千亩荒山变成了硕果累累的花果山。果园有了收益,许大明第一件事儿,就是带上钱来到老邹的修鞋铺。

⑧老邹瞅着许大明放到他面前的几叠钱,脸顿时涨得通红,问许大明: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翅膀硬啦?然后就拿钱来打俺的老脸?现在你这是想让大伙儿笑话死俺呀!

⑨许大明赶紧解释,说他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他现在有了能力,应该首先把这笔钱还了。没想到老邹听后,沉默半晌,竟然长叹一声,说:大明啊,既然这样,俺就实话跟你说吧。俺就是个经手人,而真正资助你许大明的,其实是镇上开煤矿的张老板,还有开水泥厂的胡老板。

⑩许大明恍然大悟:难怪呀!一个靠修鞋补靴子讨生活的残疾人,咋会有这么多闲钱供我这八竿子打不到的表侄子上大学?这背后果然另有隐情啊!

许大明不想再听老邹继续说下去,他拎上钱直奔煤矿和水泥厂,找到张老板和胡老板说明来意。谁知张老板和胡老板听后,都一口咬定自己并不清楚资助的事儿,于是他又回到了修鞋铺。

老邹听许大明说完经过,用手一指地上鼓鼓囊囊的两个大背包,接着说:打开这两个背包,俺再把一切都告诉你!许大明拉开以后,只见里面装的全是坏鞋,老邹告诉许大明,张老板和胡老板每隔几天就会派人送来一些需要缝补粘修的鞋和靴子,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不光让工人们节省了买鞋的钱,也照顾了老邹的生意。他想回报一下两位老板,可两位老板啥都不缺呀!就在他想不出方法时,突然听说了许大明的事儿,他想,不如把这份善心发扬光大吧,于是就下定决心资助许大明上大学,就当是替两位好心的老板做善事了!

老邹还告诉许大明,为了让他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自己才一直盯着让他四处打工,不仅可以当作实习,还可以挣点钱贴补家里。至于后来让许大明把鞋送到自己这里修补,这完全是效仿了张、胡两位老板的做法。

许大明听完这些,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怪了表大爷,顿时感到羞愧不已。

老邹伸出粗糙的双手,把许大明拉到身边坐下,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说:大明呀,表大爷今天之所以把这一切都如实地告诉你,是因为俺现在又资助了一个贫困学生。等将来这个学生像你一样有了出息后,俺也会告诉他,资助他完成学业的人里面,有个叫许大明的好心人……许大明听到这儿,只觉得心头发热,他一把抱住老邹,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选自《故事会》有删改)

【1】许大明和老邹之间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按照时间顺序将相关情节写在下面横线处。

(1)许大明考上大学后,父亲去世,老邹拿出了毕生的积蓄资助许大明上了大学。

(2)许大明上大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大明对老邹产生了反感。

(3)许大明创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大明觉得老邹对他别有用心。

(4)许大明挣钱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邹脸顿时涨得通红。

(5)许大明被老邹告知资助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大明既羞愧又感动。

【2】有同学觉得文章标题“这位表大爷不一般”太过俗气,想把它换成“修鞋匠老邹”,你觉得可以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段的妙处。

【4】文中的老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命题作文:

回眸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的粘在记忆里。

请以“回眸”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