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谦逊(xùn) 胡髭(zī) 号叫(háo) 衔觞赋诗(shāng)
B. 干涸(kū) 媲美(pì) 牟取(móu) 即物起兴(xìng)
C. 家醅(pēi) 苋菜(jiàn) 哂笑(shěn) 龙吟凤哕(huì)
D. 咫(zhǐ)尺 执拗(niù) 阴翳(yì) 相形见绌(zhuō)
2、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B.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乘船随着径流飘荡,任平穿随意的东西漂流。
C.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D. 互相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
C.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 艾芙·居里是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课文《美丽的颜色》就是选自其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4、下列对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D.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 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有人说颈联中的“渐”“才”二字极富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知识积累。(8分)
(1) ,三日不绝。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3) ,如临深渊,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夕阳西下, 。
(6)人不寐, 。
7、 当A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他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冬天过去了,春天推开了紧闭着的窗户。失血过多的他挺过了最后一次手术,准备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的儿女》。
语段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其中A是主人公_________。这段情节表现了主人公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8、阅读《银杏留香》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银杏留香
①老家的门前,长着三棵银杏树,是父亲在世时亲手所栽,约摸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年岁,都是挂果的雌银杏,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白果,吸引我们的目光。给我们留下许多的记忆,非常难忘那些银杏留香的岁月。
②初识银杏,是在初次挂果的时候。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怯怯地挂着。任凭我们每天欣喜的目光扫过,默默地从夏奔秋再到冬,似乎明白我们的心意,一直牵扯住我们关注的目光。果子成熟的时候,变成了白色的,一颗颗挂在树上,所以又叫白果。
③记得第一次摘白果,我们每人分得一粒,清洗晒干后,安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常常接受我有意无意地磨捏,那粒白果的外壳上,留有我手指的暖,变得亮亮的、黄黄的,像似镀了一层手指香。
④第二粒白果是来年得到的,那粒果子受我的折磨挺多的,我用一根大号的勾被针从白果的粗端对过打开个孔,一点点地掏空里面的果仁,制成了一个铃铛状的果亮哨,时常吹响,成为我们“皮猴子”活动的聚集号,用一根细棉线穿过孔眼,一条白果坠的链子成了,既挂在脖子上招摇着“司令”的风采。姐姐们用“洋红洋绿”染成彩果,而我喜欢用钢笔在白果上画出一个个自以为是的“脸谱”,还可以跟同伴换一些“小吃”的。
⑤我们与银杏树一起长大了,我喜欢那一片片像扇子的精巧银杏叶,像个魔术师随季节变幻着,吊足了我们静心观赏的胃口,养足了我们耐心观察的心性。
⑥夏日,银杏叶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翩翩如起舞的蝴蝶,在树枝上舒展起婀娜的身姿,那绿精灵般曼妙的舞步,给人们送上最美的惬意清香。入秋,银杏叶开始浅浅的、淡淡的黄色显得有些娇嫩,犹抱琵琶半遮面。叶子的最外缘,窄窄的一圈老黄,镶了一道金色的裙边,看上去极富有层次感。
⑦秋色总是越来越深,银杏的绿色也就悄然褪去,那片片的黄色,潇洒地挥动着素笔,信手涂“雅”在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梗都洇染成了黄色。肆意流淌着那金黄。最美的时节当在深秋,秋风阵阵,霜意渐浓时,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分外绚丽。我想范仲淹也可能体验过这样的境界,才写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名篇。
⑧岁寒隆冬,朔风施虐,银杏便会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却丝鼍也没有显得颓唐。无论是冬日的暖阳,还是狂暴的雨雪,一概从容应对,不卑不亢,伟岸的身躯从不为之抖动和摇晃。最欣赏的是在蓝天的衬托下,那纹丝不动的枝干尽显着庄严与肃穆,承受寒冷、孤独、冷落、遗忘,依然默默酝酿着新的梦想:开花、结果、生长、成熟。那么洒脱自如,那么自敛淡定,静待着充满希望的春天。
⑨做人当做银杏,历经风雨无数,永远无怨无悔,行走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出银杏的洒脱和从容。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上,许多时候是应该停一停的,回望银杏陪伴的留香岁月,怀有一种向往、一份欢欣。
【1】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叶的生长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季节 | 夏日 | 入秋 | 秋色渐深 | 深秋 | 岁寒隆冬 |
生长状态 | 翩翩起舞如蝴蝶,舒展婀娜身姿,散发惬意清香 | (1) | (2) | (3) | 落尽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面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怯怯地挂着。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对老家门前三棵银杏树的描写,引出了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
B.第④段写“我”对“第二粒白果”的“折磨”,凸显“我”儿时的调皮顽劣。
C.第⑦段面对如金蝶纷飞的落叶,尽管作者想起范仲淹的诗句,但并没有感受到深秋时节阳光下银杏叶的绚丽耀眼的意境。
D.第⑧段写冬日暖阳、狂暴雨雪,衬托了银杏树洒脱自如、自敛淡定的高贵品质。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银杏品质的赞美之情。
【4】根据阅读,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银杏留香”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之于高山,是另一个地方;乡村之于城市,是另一个地方;社区之于校园,是另一个地方……远方对于眼前,未来对于当下,书中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也都是另一个地方。
凝视自己的生活,遥望另一个地方,我们思潮涌动,我们好奇神往……
那么——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是生活的变奏,是内心的召唤,是精神的指引。
请以“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