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dàn(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hài(  )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主席2021年新春贺词(节选)]

A.诞 zài  fān

B.旦 zài  fān

C.诞 zài  fān

D.旦 zài  fān

2、指出以下故事情节与原著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在盖茨海德府,简·爱因为没有听舅母的话,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

B.劳埃德建议里德太太送简·爱去学校。

C.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D.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她再也不想呆在里德太太家了,里德太太就把她送进达劳沃德孤儿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考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下一段学习的开始。

解说 :这是一句选择关系的复句。

B. 鸟、三、酒、材

解说 :这四个字的造字方法不一样。

C. 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我们学习 非常激动

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D. 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解说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消息传得快”。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全都表现“我”求学遇到的困难的一组是( )

①家穷无书可读 ②同舍生认为“我”不若人 ③天气恶劣 ④师德隆望尊,未尝稍降辞色 ⑤粗茶淡饭一日两顿,缊袍蔽衣穿着在身 ⑥自身愚钝,学之费力。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2下列对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文: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C. “或遇其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译文:有的人遇到他斥责,表情就会更加恭顺,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D.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文:抄写完毕,就跑着送回去,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3下列对选文使用到的写作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夹叙夹议 B. 对比手法 C. 正衬手法 D. 烘托渲染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勤且艰是作者学习生涯的最大特点。

B. 选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C. 作者连用动词“被”“戴”“腰”“佩”“备”,极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奢华。

D.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作者意在表现自己求学的勤奋,表现了“求学之勤”。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余光中的《乡愁》把人生分成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每个阶段都有“乡愁”的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了诗人的思考过程。诗歌中的“乡愁”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席慕蓉在《乡愁》中用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与余光中的《乡愁》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综合性学习。

活动一:名著积累。

1下面的对联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

②《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智绝”是_________,“义绝”是 ___________

③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中有一句歌词“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根据你的阅读,这里的“你”“我”分别是__________

活动二:听言会意

2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暗中作了比喻,联系语境作答:

①钱钟书将“鸡蛋”比作__________ ,将“母鸡”比作____________

②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小说中,1866年,几艘大船在海上遭遇了一个庞然大物。这件事引起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热切关注,大家纷纷猜测这个大家伙是什么。法国生物学家_____最后发现那是一艘“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写出先汉兴隆后汉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野豆子

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黄豆、赤豆、绿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②豆科作物一贯深明礼仪,它们在自己的季节里,托着饱满沉实的豆荚,面对劳动的付出者,丢弃私藏的意图,做出拱手相让的姿势。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收获之后,在场地里集结的豆荚们,经历一场棍棒的击打,噼里啪啦响作一团,这是它们对农民最高的礼仪!

③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遗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赤、绿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母亲欣喜的目光里。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④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⑤最奢侈的莫过于炸油果。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供我们一一解馋,我们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⑥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⑦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他停顿下来,两手抱着罐子,挺身仰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半晌,“哐当”一声,罐子落地。于是,气韵开始平息。力量,一寸一寸又恢复至体内来了。

⑧赤豆呢,往往带着母亲的味道。母亲手巧,是能把苦涩生活拧出甜味的人。在闲散冬日的某个清晨,我们姐弟都冷得缩着脖。母亲抱来一捆干柴说,来,烧锅。锅里的水沸腾着,里面煮的是赤豆,几个时辰煮到软烂,加些柿皮、甘薯,搅拌成什锦馅料。以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就做成了豆包。乡下的豆包,颇像乡下人的性子,皮薄馅足,内心实在。

⑨母亲每次总是要蒸出两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圆鼓鼓的冷豆包切成四瓣来,露出新鲜的馅料,忍不住舌下生津、喉头律动。香甜软糯,食之熨帖,欲罢不能。我们都是娴雅慢品,生怕这幸福去得太快了。之后,我们姐弟要挎着篮子走过乡野坎坷,把一份殷切的心意,传递给远方的亲戚。

⑩乡野豆子,串起一把幸福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光阴的通道,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多年以后,豆子仍沉淀在我的记忆中,膨胀发酵,绵延着一种生命的原香,挥之不尽。

1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试根据下文内容概括。

2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从修辞手法赏析)

(2)他停顿下来,两手着罐子,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试分析文末“生命的原香”的内涵。

4请联系文章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阅读后的启示。

10、   假如没有灰尘

①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③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④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②③④段分别抓住灰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进行说明。

3“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绚丽的蝴蝶

(君竹)

蝴蝶翅上的色泽和图案堪称生物界最为优美和不可思议的组合。其中有一些种类还会在阳光下不时地变换霓裳,就好像随身携带着化妆包,时刻不忘为自己浓妆淡抹一番。

那么,你知道蝴蝶绚丽的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吗?

物理学的优等生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捉到一只美丽的蝴蝶时,轻轻地用手收拢它的翅膀,此时,碰触过蝶翅的手上会粘满许多细小的彩色粉末。没错,这些粉末就是蝴蝶色彩的源泉。科学家管它叫鳞片,那些漂亮的闪闪发光的蓝紫色荧光就是通过这些鳞片的光学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

若是把鳞片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则会发现每个鳞片都有数量不等的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使照射其上的光产生折射、反射而形成各种华丽的色彩。在脊纹上还叠合着许多并行的薄片,像竖起来的书的封面一样,脊纹越多,越能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通过光学作用产生的色彩叫做物理色或结构色,其变化随光照角度的不同而异,呈现出变幻绚烂的彩虹色彩,和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绚丽的光彩的原理是一样的。蝴蝶中的白色同样可由结构色产生,微小的透明颗粒将光分散,其效果与雪呈白色是相同的。

 

拥有了七彩阳光垂爱的蝴蝶依然还不满足,这些大自然的艺术家们还用各种化学颜料将自己涂抹一番,描绘出一幅幅佳作。

蝴蝶的颜料是自己身上的色素,色素可以吸收部分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从而使画面呈现出相应的色彩。

蝴蝶身上的黑色、黄色、红色、绿色也是由色素决定的,不同的是鳞片上的这些色素化合物大部分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当化学性质有所改变时,色素色就会由于氧化或还原反应而褪淡甚至消失。

蝴蝶翅色中最常见的颜色是黑色,黑色素是由酪氨酸氧化而成的新陈代谢产物。黄色、红色、橘红色则是由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等等色素产生的,它们都是蝴蝶还是毛虫宝宝时从食物中摄取来的。

多数蝴蝶的鳞片中都含有蝶呤素,这是一种荧光色素。白蝶呤、黄蝶呤、红蝶呤、金蝶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出绚丽的色彩。

为了生存,所以美丽

拟态是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枯叶峡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它的前后翅合起来,极像阔叶树的枯叶,翅上的斑纹,更像一张枯叶上的主脉、支脉和真菌斑点,混杂在枯叶堆中,极难发现。眼蝶科蝴蝶的眼斑,常常可以吓跑捕食的小鸟或转移攻击目标,使身体较重要的部位免遭袭击。灰蝶的眼斑配合翅尾,可以模仿头部,同样起到引开敌人注意的目的,避免真正的头部受到致命袭击。

除了恐吓与转移目标,蝴蝶还是隐藏自己的高手,他们利用保护色和环境融为一体,来起到隐身的效果。比如,柑橘凤蝶的终龄幼虫变成和叶片相同的绿色,它们若化蛹在叶片附近,则蛹为绿色,若化蛹离叶片较远的树枝上则变成褐色蛹。

保护色让蝴蝶尽可能地消失在敌人眼前,与此相反,那些味道难吃的蝴蝶则尽量使自己翅膀的颜色鲜艳耀眼,宣布自己的存在。这些蝴蝶体内含有有毒成分或不良味道的体液,它们用明显的花纹警告捕食者,自己的味道很糟糕,敢吃我,后果自负,这样就让捕食者在尚未攻击之前,即能辨识而退避三舍。

1文章主要介绍了与蝴蝶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概括。

2怎样理解“物理学的优等生”?

3揣摩文章小标题拟制的特点,在文章横线处,拟写一标题。

4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多数蝴蝶的鳞片中都含有蝶呤素,这是一种荧光色素。

5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试选取一个角度简要说明其生动的原因。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题目:我的青春里,没有  

要求:⑴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