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怅惘  领域  神龛  人情世故

B.燎原  锵然  褪色  熙熙然

C.磷火  春霄  掌故  张灯节彩

D.点缀  皎洁  辉煌  马前卒

2、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知性大气,妙语成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4、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境过清。

B.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 亚夫军细柳,备胡。

D. 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以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一句中“客散”二字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分别,点明送别的时间。

B. 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C. 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D. 通篇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最与抒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E. “猿啼”在古诗词中经常营造清冷凄切的氛围,所以本诗也有有清冷凄切的情感存在。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句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虽有佳肴》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李白《送友人》中对仗工整,运用比喻表达离别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贽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面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2)请简述一下故事情节:“营救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乡宴

(1)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2)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3)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4)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5)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6)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汽。

(7)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8)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9)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10)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11)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12)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13)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14)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人民日报》2017年05月24日24版)

1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文中与第(3)段“只见‘大师傅’马步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8)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简要分析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5文章结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一个人得到一个值钱的紫砂壶,日夜抱着入睡,看作至宝。一次不小心,紫砂壶的壶盖打翻在地上,突然惊醒后,发现壶盖没了,于是四处寻找了一番,又急又恨,抱怨自己,早知道不抱着睡觉了,壶盖都没了,要壶身,有何用呢?于是愤怒将壶身往窗户一扔。天亮了,发现壶盖掉在床下的棉垫上,没有损坏,再次愤怒,一脚踩在壶盖上,踩的支离破碎,出门上班的时候,发现昨天的壶身还挂在树上,被树枝勾住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的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