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B.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的一项是( )
A. 磨蹭(mó) 掺和(chàn) 哄堂大笑(hōng) 诘责(jié)
B. 绯红(fēi) 怡然(yí) 杳无音信(yǎo) 文绉绉(zōu)
C. 庶祖母(shù) 解剖(pāo) 期期艾艾(ài) 颔首(hàn)
D. 胡髭(zī) 黝黑(yǒu) 藏污纳垢(gòu) 广袤无垠(mào)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其中,书,即信函,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B.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五律《使至塞上》的颔联。
C.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比如春节扫尘守岁、放爆竹贴门神,重阳节登高赏菊、悬艾叶, 端午节赛龙舟、插茱萸。
D. 中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吴伯箫的小说《灯笼》一文体现出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B. 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介绍了物候现象和物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
C. 当代作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互相碰撞、应和,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
D. 英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一文采用抒情的笔法来写大雁,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的关注。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⑤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7、下面是《傅雷家书》里傅雷的两段话,读后回答后面问题。
文段一: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文段二: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这两段文字分别表达了傅雷的什么用意: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2018年)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曾几何时,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名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指出,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英烈,既影响大众认知、伤害公众情感,更可能把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引向虚无。
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人们面对英雄许下的每一条誓言,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崇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本文,你对英雄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打算怎样成为“自己的英雄”?
9、根据下面的题目和材料写一篇文章。
“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敞开温暖怀抱。我们都是追梦人……”
请以“追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