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D.《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像一个信徒走在朝拜的道路上,虔诚,还有一点由衷的敬畏忐忑。

B.洪水的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线,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情势危如累卵。

C.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无从进攻。

D.职业杀手枪杀人后,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令警察叹为观止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哗   打包票   戛然而止   振耳欲聋

B. 陷井   乌托帮   川流不息   名副其实

C. 瞭望   遥控器   亭台楼阁   轻歌慢舞

D. 漩涡   马前卒   自圆其说   格物致知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shuò) 势(qū) 然开朗(huò)

B. (ruǎn) 开(pì) 名人事(yì

C. 落(duò)   生(yá) 词夺理(qiáng)

D. 基(diàn) 阻(ài) 出类拔(cu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的三.四两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反映了诗人极度抑郁苦闷和激荡起伏的心情。

C.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D.“闲来”和“忽复”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抱负的强烈愿望。

2赏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积累。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5)晏殊在《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回答文后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这段文字选自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_____ 》,是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这是一部 _____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夜听九寨》,完成下面小题。

夜听九寨

①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②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过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象,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③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④“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⑤“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⑥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⑦“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⑧“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⑨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之母。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⑩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于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⑾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⑿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⒀“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需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⒁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人民日报》)

1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说“水是有生命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

4作者以“夜听九寨”为题有什么妙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旅途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