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2025届初三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上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夏朝的都城据说是阳城,但是阳城在哪里,没有定论;商朝的都城最初也是搬来搬去的,后来商王盘庚将它稳定下来,都城在

A. 二里头

B.

C. 朝歌

D.

3、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征是( )

A.政权并立 B.国家统一 C.南北对峙 D.经济重心南移

4、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苻坚   B. 隋文帝   C. 李世民   D. 元昊

5、“山外靑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偏安一隅 C.宋金议和 D.北宋与金对峙

6、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苏轼

7、下表为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名称

营建洛阳

开凿运河

修筑长城

远征辽东

巡游江南

数量(万人)

每月 200

计 380

20多

300多

40多

A.实行暴政

B.自然灾害

C.宦官专权

D.外敌人侵

8、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示了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宋词的繁荣

A.是宋人素质提高的反应

B.导致诗歌逐渐走向衰落

C.得益与国家统一的完成

D.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9、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王朝是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10、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11、同学们来到某个展厅,拍摄了如下图片,可推断出该展厅的主题是

A.晋国霸业 B.佛风遗韵 C.文明摇篮 D.戏曲故乡

12、我国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A. 哥窑

B. 越窑

C. 景德镇

D. 邢窑

13、北周外戚杨坚夺权建立隋朝,后灭陈,统一全国。隋朝的都城是在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建康

14、辽、西夏、金是公元10-13世纪中期活跃于我国历史舞台的非汉族政权,建立辽、西夏和金三个政权的民族依次是

A. 匈奴、突厥、回鹘

B. 蒙古、瓦剌、满洲

C. 回纥、靺鞨、吐蕃

D. 契丹、党项、女真

15、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 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 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 元灭北宋,统一全国

16、“郑和船队满载着……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材料中的“物品”最有可能不包括

A.丝绸

B.瓷器

C.茶叶

D.奇珍异兽

17、元朝对台湾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福建省 D.市舶司

18、他正告殖民者“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他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渥巴锡

D.郑成功

19、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下列有关“五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五个政权并存割据

②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③政局相对稳定,战乱影响较小

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019年01月18日,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汇集,使之成为让人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2、唐朝的诗人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2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25、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后。

2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提高农作物产量。

 

27、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____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

28、北宋都城__________,元朝都城__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9、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0、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是________的诞生。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2)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