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2025届初三地理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的地区是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是 D. 东北地区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其原因是南方地区(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河流湖泊众多

C.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气温高,降水丰富

4、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最突出的优势是

A. 科技力量雄厚 B. 水陆交通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毗邻港澳,多侨乡

5、有关俄罗斯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是著名的不冻港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C.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农业发达

D.轻重工业均发达,是欧洲的发达国家

6、2017年9月30日四川绵阳发生5.4级地震,发生这次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7、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板块交界处

B.地中海将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阿拉伯半岛与非洲的距离将扩大

8、2012年3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再次访问大陆,在国共会谈中再次提出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 )

A.资金、技术

B.资源、劳动力

C.市场、交通

D.政策、劳动力

9、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 B. 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

C.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D. 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10、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②森林资源优势③矿产资源优势④地理位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列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 广州   B. 海口   C. 哈尔滨   D. 拉萨

12、关于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

B. 京九铁路和京沪铁路在这里交汇

C.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D. 东方明珠位于上海浦西

13、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小麦、花生、甜菜 B. 水稻、油菜、甘蔗

C. 水稻、大豆、甜菜 D. 小麦、油菜、甜菜

14、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是(     

A.与中国接壤地区

B.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C.内陆高原

D.沿海岛屿

15、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       

A.基础工业

B.出口石油

C.出口农产品

D.高新技术产业

16、小民向同学们介绍上海,他重点介绍了四个方面,其中不属于上海特点的是 ( )

A. 位于黄河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B.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 我国最大的城市   D. 拥有浦东新区

17、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A. 自然环境优美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石油资源丰富 D. 淡水资源紧缺

18、香港和大陆相比,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是(  )

A. 丰富的资源

B. 廉价的劳动力

C. 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D. 广阔的市场

19、东北三省的耕作制度通常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0、我国民族组成最复杂、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份是( )

A. 云南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福建省 D. 山东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由珠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三角洲,简称“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该区域的_____________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3、台湾岛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台湾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物产是________

24、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   、平原、   、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5、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6、岛上地形以   为主,居民多为  

 

27、划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8、北京是党中央、国务院等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我国最大的外交部机构、各国的大使馆也在北京,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_____中心。

29、(寻找差异)下面两幅图,一个是世界石油出口最多的地区,一个是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请结合下图寻找它们的差异。

30、“白山黑水”是指我国的________ 地区,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川藏铁路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如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八起八伏”路段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地区,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

(2)成都和拉萨两城市中七月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该地_________________。拉萨年日照时数较长,被称为“日光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气温_____________(较高、较低)、土壤肥沃等原因分布着种植业,藏民利用当地农作物做的_____________是他们的日常主食。

(4)成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卫视的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最后一站是“去东北看雪吧”。

材料二: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1)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________

(2)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下列有关图乙中山脉走向说法正确( )

A.①③山脉走向相同,均为东北—西南走向

B.①②山脉走向相同,均为南北走向

C.②③山脉走向相同,均为西北—东南走向

D.②山脉走向与众不同,呈东—西走向

(4)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________(长/短)。山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5)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至少两点)

33、综合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和铁路、粮食作物及地形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2)东北地区城市分布有何特点?粮食作物分布有何特点?

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② ,③ ,④

地形区:⑤ ,⑥ ,⑦

山脉:⑧ ,⑨

河流:⑩

34、下图是我国南部珠江口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A毗邻的经济特区B是________。图中D是A与祖国内地直通的南北铁路干线:________线。

(2)图中与我国另一个特别行政区毗邻的经济特区C是_______

(3)城市E是______,别称“______”,它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请举两例典型文化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4)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_”。

(5)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优势,引进大量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________型经济。

35、下图为新疆地形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新疆地形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2)新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水源丰富的绿洲分布在盆地的_______(边缘或内部)和部分山麓地带。绿洲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若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_____________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轮台位于________盆地,该工程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制约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____

(5)新疆经济作物中_________产量居全国首位。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该地区的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