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完成练习。

1.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彩:①各种颜色;②彩色的绸子;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1)喝______ (2)五缤纷______ (3)悬灯结______

2.汉字“魔”是________结构,它的部首是“________”;“鼎”字的音节是________,第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伸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朝夕______ 点睛______ ______雨雾 ______归真

如醉______ 奋笔______ ______如诉 ______激动

风烛______ 讲和______ ______腿酸 ______石出

异国______ 老生______ ______不停 ______而上

行动______ 气势______ ______欲为 ______漏泄

3、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1)通国善弈者也。________

(2)一人虽听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________  

(4)虽与俱学,弗若矣。________  ________  

(5)为是智弗若与?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句描写了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离别夫妇的哀愁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 

3.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我知道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事情是:流落荒岛——________——畜养种植——________——________ 

4.变成小狐仙的尼尔斯由一个__的孩子转变为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排”的意思是( )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1时间是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碧绿碧绿:________________

例:层层波纹:________________

例:葱葱绿绿: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拂过——________      可爱——________

4用“一边……一边……”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挪树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②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③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④“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⑤“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⑥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⑦他铲开了!刨开了!

⑧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己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

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⑨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⑩“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

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

“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

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树也挪活!

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____   _________有声

______不经心 _______秀美   万花_______

2文中第⑧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3文中出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古诗《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5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   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___

7按要求概括。

1)第④段到第段,这一段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第 “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1、精彩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

A.一叶障目 B.一叶知秋

C.以小见大 D.管中窥豹

2从这两段话中,我们领会到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主要说明能够发现真理的人一定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联系课文,并结合选段最后两句话,简要谈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对你有何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问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 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竞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的括号里加上标点。

3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精彩回放。

和田沙漠地(chǔ chù)大漠边缘,那恶(liè lüè)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花儿( )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 )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1画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照着写一写。

 

4读这段话,我深深体会到维吾尔人这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

14、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给这个节选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2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 机智(   ) 怒气冲冲(   )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30%

写一份班长竞选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你为什么竞聘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学生服务。

题目:我的好同学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让人对你的好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注意:以上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习作,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