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四字词语。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______,南锣鼓巷_________,什刹海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恼怒—_______   报仇—_______   疲倦—_______

荒唐—_______   监督— _______ 畏惧—_______

2.写反义词。

悲伤—_______   光滑— _______ 熟悉—_______

宽阔— _______ 伟大—_______   锋利—_______

3、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填空。

(1)陆游字务观,号 。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在生前即有“ ”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   诗人。作品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主要作品:《   》《关山月》《 》《农家叹》等。名言佳句: 。(《游山西村》)

(2)朱熹,南宋     。字元晦,号晦庵,别称   。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任秘阁修撰等职。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突出成就: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对经学、 、文学、 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理学,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 。主要作品:《春日》《   》等。名言佳句:  

 

4、默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1)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________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________,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按照________主要回忆了关于李大钊同志的四件事,如果用小标题概括可以概括成________________、法庭上、________这四件事。

5、写出下列调语的反义词。

机敏——_________  薄弱——_________

渺小——_________  强硬——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7、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___________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__________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题目交代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乡村的景色。诗中描写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_______

才了:________________                       蚕桑: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充分表现出农民劳动的繁忙与紧张。

【4】对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C.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繁华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横线画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2】第2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请找出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刑场上,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pō  bó)里。当时,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刚强如铁……她没有牺牲,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想了想,弯腰采撷了一片最红的柞叶,小心地夹在我的笔记本里……

(1)将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用“√”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赵一曼形象的四字词语,另外再写四个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摘抄:  

再写:  

(3)   画出两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

(4)作者为什么要采撷一片最红的柞叶夹在笔记本里呢?请联系短文题目,说说红叶的象征意义。

 

 

11、课文片段阅读。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_______(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_________

3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年?( )

A.团圆喜庆 B.福寿满堂

C.五谷丰登 D.财运亨通

4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

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

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5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12、按课文《景阳冈》内容填空。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老虎咬人有哪三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抄写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________ 。这句话________ 比作________ 

13、现代文赏析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降,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竟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オ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一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基至还有一些灰尘和拉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几乎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的古代shì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qiè,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zào热的心头像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湖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shì________________   女羞qiè________________   zào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坚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柔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种花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种不同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人民在他心中

朱伯儒伯伯个子很高,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尽管 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会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 痛苦 困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

朱伯伯关心别人的事迹多得很。

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疾苦 痛苦 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中的旧衣服多寄些来送给群众。

在武汉空军工地上,身为民工大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施工,他流的汗水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仕充是个好青年,可是身体弱、家庭生活又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五年,都是朱伯伯出钱为他治病,接济他全家人的生活。

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突然发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并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到家。

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就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名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见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一定要(努力 尽力 奋力)去帮助他们。”朱伯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了_____,围绕这个中心,写了朱伯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

【4】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16、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20、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轻松写作。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美丽而精彩,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多美的东西。请以“身边的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心中美丽的景、美丽的物、美丽的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