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认为应将生物分为三界, 分别是( )
A.菌物
B.植物
C.动物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撮(cuō) 蝙蝠(biān) 琥珀(pò)
B.渗透(shèn) 砌墙(qì) 一缕(lǔ)
C.胆怯(qiè) 脸颊(jiá) 澎湃(pài)
D.徜徉(cháng)绽放(zhàn) 尘垢(gòu)
3、乌塔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改为转述句正确的是( )
A.乌塔说:“她也是家里的宝贝”
B.乌塔说,她也是家里的宝贝。
C.乌塔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歌的特点是( )
A.充满奇思妙想,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B.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惊慌失错 势不可挡
B.临危不拒 纹丝不动
C.无忧无虑 引吭大叫
D.变化多瑞 一丝不苟
6、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拟人)
B.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比喻)
C.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拟人)
D.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反问)
7、下列与“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一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不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
B.这难道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
C.这怎能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
8、根据课文填一填。
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来写爱因斯坦的。从中能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9、课外阅读我能行。
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
【2】诗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 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②鸡,乡下人家(A)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B)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③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C)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D)从不吃惊。
【1】“捣衣”的“捣”字的音序是_________,偏旁是__________ ,除部首外有__________ 画。
【2】在第一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将空白处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句话你最喜欢?请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片段中的“假说”是指( )
A.恐龙和鸟类骨骼结构相似
B.恐龙长有羽毛
C.鸟类起源于恐龙
【2】片段是怎样介绍研究过程的,填一填。
【3】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写在片段右边空白处。
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决方法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文阅读
寻找四翼恐龙(节选)
徐星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从力学角度来解释这种说法自然是容易的。此外还有假说认为一些早期的恐龙在奔跑爬坡当中慢慢演化出了翅膀,然后学会了飞行。
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必须找到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
这个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起来,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几十吨重的恐龙怎么飞向蓝天。
此外,在这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会把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它飞行。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也会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会飞行会滑行的动物尽可能把体表扩展起来进行飞行,只有鸟类是例外的。鸟类用前肢飞行,后肢奔走。不过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只是从来没有化石发现。
这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还在山东天宇
自然博物馆找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它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把后肢的翅膀退化掉了。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与第1自然段中的加点词“矢志不渝”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舍生忘死 B.大公无私 C.奋发图强 D.坚持不懈
【2】(整体感知)读文章,想一想古生物学家们是怎样探索“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这个问题的。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下列给科学家们的论证过程排序最准确的是( )
A.提出假说 寻找证据 形成证据链 得出结论
B.寻找证据 提出假说 形成证据链 得出结论
C.形成证据链 提出假说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D.寻找证据 形成证据链 提出假说 得出结论
【3】(提取信息)读文章,古生物学家要想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关键是什么?( )
A.关键是必须积极思考,广泛宣传,让大家信服自己的观点。
B.关键是踏遍祖国的山川湖泊,丰富自己的阅历。
C.关键是必须找到能够证明假说的证据——化石。
D.关键是认识中国鸟龙。
【4】(说明方法)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下列选项中与它运用相同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
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起来,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B.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C.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D.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5】(句段理解)联系短文第1自然段,把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
【6】(语言运用)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中国鸟龙化石的特别之处,突出这块化石在古生物学上的重要地位?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链接阅读,按要求答题。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茶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红枫遍植,山势巍峨,“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顿生寒意。
【1】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照样子,填写作者游览“个园”的路线图。
步入个园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四季假山的季节特点。
春山:________________ 夏山:________________
秋山:________________ 冬山: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个园”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A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照 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B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稠 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 溏)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C大家呆呆地在河(沿 铅)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1】用“\”在文段中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汉字。
【2】在文段C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段B中画“ ”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上个学期,我们也从课文《_____________》中认识了“有志不在年高”的__________(谁)。
【4】三个文段中都写到了还乡河的景色,蕴含的深意却各不相同。文段A对应的是(______),文段B对应的是(______),文段C对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还乡河仿佛被乡亲们悲伤的情绪感染,缓缓向下流淌,也为后文雨来在河的下游出现做铺垫。
②点明雨来生活的芦花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为雨来的好水性埋下伏笔。
③傍晚时分,见证了鬼子屠杀行径的芦花村也染上了悲壮的色彩,给人以压抑的感受。
【5】如果要给这三个文段配上插图,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②
③
【6】我认为雨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5、根据所给材料,向家长说一说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
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新华网》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喜欢像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母鸡这样的小动物吗?请以“可爱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和你之间的特殊感情,要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