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坛 粘污   朵朵冷艳   缕缕幽芳

B.大低 撩乱   颇负盛名   能诗善画

C.隆冬 眷恋   不甚在意   漂泊他乡

D.静遇  梅花魄 低头折节   葬身异国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和《村晚》三首古诗,都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B.《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课文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C.《水浒传》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有武松、诸葛亮、宋江、林冲……

D.《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

3、柴斯特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他是(   

A. 有副好嗓子 B. 会拉小提琴

C. 自身有魔力 D. 用两只翅膀摩擦发音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mǔ zhǐ( )虽然xiàng mào( )丑陋了一点,但是作用很大,不过对于整只手来说,它的作用又是miǎo xiǎo( )的。只有五根手指tuán jié( )起来,才能发挥出手最大的作用。

(2)如果一个人yǎng zūn chǔ yōu( ),又贪图xiǎng   ( ),那么他势必成不了大器。

5、词语园地。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和( )可(   )   ( )枪( )剑   ( )声( )沸

熟( )无(   )   ( )陈(  )谢   莫( )其( )

(2)词语巧搭配。

(   )的烛光 ( )的方法 (   )的地球

(3)按要求写成语。

写几个有关智谋的成语:      

含有“水”字的成语:    

写出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字典小高手。

“富庶”的“庶”读(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   )这个字的意思是( )。给这个字添上部首可组成(   )字,用这个新字组两个词:( )(   )。

6、请你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费了油。

恐:  

(2)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劝住了,快再提前话。

才: 休:  

(3)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理。

纳罕:   皆:  

(4)他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蹩脚:  

 

7、形近字组词。

璧(   臣(   袍(   荆(  

壁(   巨(   胞(   刑(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 )结队               ( )( )          ( )( )

( )体壮               ( )( )          天衣( )

(1)在上课时,我们不能( )地讲话,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

(2)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3)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天才,他替刘备( ),扭转乾坤,最终成就了一段三足鼎立的千古佳话!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以下这篇文章一定很有意思,让我来读读做做。(20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向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在祈祷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祷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  吻上帝的脚   全能的主啊  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  只要一年的时间  不要风  不要雨  不要烈日 不要灾害  别人的田我不管  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里果然长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果然 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有一个空壳罢了。

(注释)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1)在文中第6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分)

(2)把第7自然段中不恰当的词划掉。(1分)

(3)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3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给第4自然段加标点符号。(3分)

(5)联系上下文,在第8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3分)

(6)依照文中加粗的句子,我能把下面的话写具体。(5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  

。(4分)

 

10、找寻桑梓的味道

潘银

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样……

②野菜--——永远的佳肴

③浪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倒一些新鲜的野菜来,让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④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拌炒鸡蛋皮,色泽碧绿,(1 。枸杞多种功效。因为我近视,每每吃时,母亲总喜欢过分强调它的明目功效,说:吃点,这东西吃了眼清目亮。"

⑤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至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纸,映出馅心,(2 。母亲把饺子往锅里下的时候,我总喜欢锅边,看着一只只小白鹅样的饺子在滚开的水里翻腾,伸着脖子直咽口水,得喉咙里都伸出手来。

⑥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⑦槐花--最美的记亿

⑧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3 的槐树,粗裂的皮 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4 的槐花将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的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⑨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四处横线上。

A.含苞未放 B.清香宜人 C.色如翡翠 D.老态龙钟

【2】下列句子中,哪两句分别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最合适。

A.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B.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C.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

(1)开头:_________(2)结尾: _________

【3】 对“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意在表明作者长大后再也没有吃到味道鲜美的野菜了。

B.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挖野菜情景的深深怀念。

C.表现了作者难忘儿时生活在故乡的快乐情景。

【4】文中的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荠菜馅的饺子(  )

A.样子灵活、惹人喜爱

B.颜色雪白、样子好看

C.形状好看、鲜美可口

【5】根据短文内容提取信息,理清作者回忆的事情,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6】抄写下列与“桑梓”有关的诗句,注意格式。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和这些诗句,可以知道“桑梓”是指(     

A.桑树

B.亲人

C.故乡

11、课文内容感悟。(11分)

(1)《金色的鱼钩》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并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桥》一课向我们再现了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他把__________________让给别人,把_________留给自己,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实验。一天,她来到一所学校,请校长找来三个四年级的学生。

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系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头,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在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正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字刚喊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那位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小梅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让别人先出去!

那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美国这样的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都由于争着先往外拉铅锤,总要把瓶子掀翻。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括号里。

2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13、《晏子使楚》写的是   去访问   ,楚王仗着 ,想乘机   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凭着自己的   ,对楚王的侮辱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以后,楚王   晏子了。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概括。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_____

②“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行船之快。_____

③“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体现了船夫非常机灵,但不守规则。_____

【3】第一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船夫的驾船技术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新闻链接

【材料1】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世卫组船点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COV1D-19”。

【材料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 、感染范围最 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二率5.6%。

【材料3】

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

表1:疫情发生以来调往湖北省医疗物资情况(截至4月30号)

序号

类别

品种

单位

数量

1

医疗设备

全自动测温仪

20033

2

负压救护车

1065

3

呼吸机

17655

4

心电监护仪

15746

5

消杀用品

84消毒液

1874

6

免洗洗手液

万瓶

71.4

7

防护用品

医用手套

万副

198,7

8

防护罩

万套

773

9

医用N95口罩

万只

498

10

医用非N95口罩

万只

2720

11

防控用品

磷酸氯喹

万片

40

12

阿比多尔

万片

360

【1】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内容,在【材料2】空白处各填一个字。

【3】【材料2】中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好处是 ____________

【4】从【材料3】和【表1】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这让你想到_______这个成语和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5】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可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类文阅读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调,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读一读。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

3读文章,回答问题。

(1)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4请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____。”

(2)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忘了写内容。”

17、阅读。

相濡以血

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现在已经成为这个荒岛的霸主。

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面对着奄奄一息的同伴,这群面目狰狞的小东西,它们的无私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解缓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

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还清这笔感情债。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出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

人其实也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当中的,家庭、单位、国家、社会。而这一个个集体当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衰败的集体中的人几乎都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明哲保身,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到整体利益也会伤害自身利益。事实上,在一个集体败落以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在危难中选择“相濡以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能够度过难关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1】“相濡以血”这个词是由( )这个成语转变而来的。

【2】根据语句描述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 )

(2)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

(3)比喻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 )

【3】“这笔感情债”指的是什么?怎么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文中的“丛林法则”正确的解释是 (        

A.以多取胜

B.个体的自然生存

C.大家并肩作战。

【6】文中吸血蝙蝠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甲骨文的发现(节选 )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劳作——_____ 刻痕——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练习。

材料(一)蝙蝠,最近常被人们称为“万毒之王”。蝙蝠可能传播马尔堡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狂犬病毒。这是因为在蝙蝠身上,携带有超过170种病毒,这些病毒在蝙蝠身上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如果进入到人类身上,就会有可能会被触发。目前的研究表明这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源头可能是蝙蝠,但疫情爆发时处于蝙蝠冬眠期,科研工作者推断在病毒从蝙蝠到人的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宿主作为病毒传播的桥梁。在蝙蝠与人类中间,科研工作者不停地寻找中间宿主,有的说是果子狸,有的说是竹鼠,最新发现是穿山甲。也就是说,是因为一小部分的人,去吃所谓的“野味”,最终导致这场疫情的爆发、

材料(二):潘多拉的魔盒

普罗米修斯得罪了宙斯,宙斯便决定惩罚普罗米修斯以及人类。于是,宙斯命人造出了“潘多拉”,并让众神授予潘多拉一个最好的优点。

宙斯还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之后,宙斯把潘多拉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虽然哥哥一直警告厄庇墨透斯不要接受宙斯的任何赠礼,可是厄庇墨透斯任然取了潘多拉。就在她刚走到厄庇墨透斯近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便迅速从盒子里飞了出来。黑色烟雾中充满着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人间。一场关于人类的灾难,就随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而开启了。

材料(三):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有170种。(_____

(2)蝙蝠身上的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人体就会有可能被感染。(______

(3)宙斯送给潘多拉魔盒的目的是要惩罚普罗米修斯兄弟俩。(_____

(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将从2月25日起实施。(_______

【2】下列对三个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用了四个“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就会使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C.材料(三)中,决定明确规定: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不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3】目前对“新冠肺炎”的研究表明,病毒的源头可能是蝙蝠,为什么科研工作者还要寻找“中间宿主”?(  

A.因为病毒在蝙蝠身上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

B.因为疫情爆发时蝙蝠处于冬眠期,科研工作者确定病毒从蝙蝠到人的过程中存在中间宿主。

C.因为疫情爆发时蝙蝠处于冬眠期,科研工作者推断病毒从蝙蝠到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宿主。

【4】简答题:有观点认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吃野味无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三)回答:2月26日周某打算将捕鸟网架设在树林里狩猎野鸽子、野鸭等野生禽类,如果恰好被你遇见,你会怎么劝阻?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22、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阅读名著,我们认识了一个个特点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欣赏到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假如你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在名著的故事中有着怎样的经历?你又会在名著的舞台上书写下属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请选择名著中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讲述你所发生的故事,突出人物特点,适当加入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