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回到乡下,那么我看不到的场景是(   )

A.鸡犬相闻 B.川流不息 C.依山傍水 D.炊烟袅袅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敬(gōng) 练(láng)

B.奋(qíng) 学(bó)

C.穷(pín) 心不在(yān)

D.车(yìng) 相(féng)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调皮、淘气

B.众鸟高飞:尽头

C.桃花一开无主:丛

4、给五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马(yǐn yìn) 微(shao shuo) 青(luó ló)

使(jǐ  jí  围(rào rǎo ) (méng měng )

 

5、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B.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C.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D.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

6、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看这一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A.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有钩啦!

B.爷爷摇着蒲扇对孙子说:“是哪个坏家伙把我的烟斗藏起来了。”

C.老师看着沾沾自喜的同学语重心长的说:“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D.小帆介绍道:我家的小鱼可淘气了,总爱在水草丛里东躲西藏。

7、“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下面句子不能够体现鹅高傲的是(   

A.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B.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D.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的寂静中,____着这棵白桦。  

2.____的金晖里,闪着____的雪花。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理解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①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②蚕桑又插田。

注:①子规:鸟名,杜鹃鸟。②才了:刚刚结束。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首句写动景,有绿原有白川,一“绿”一“白”,色彩明丽。_____

(2)第二句写静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几声杜鹃鸟的叫声传来。_____

(3)第三句中“闲人少”体现了农历四月人们的繁忙。______

(4)末句的“才”“又”两字展现了忙的气氛、忙的节奏。______

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的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展品激起了你的好奇心,你找了与琥珀相关的文章学习。

包裹海洋生物的琥珀

佚名

①科学家发现了一枚包裹了一只史前海洋动物“菊石”的罕见琥珀。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在琥珀中发现这种已灭绝的“乌贼近亲”,为人类更好地了解琥珀形成以及过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证据。

②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曾在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这枚形成于白垩(è)纪中期的缅甸琥珀重约6克,长33毫米、宽9.5毫米、高29毫米,包裹了至少40个动物个体。除菊石外,其中还存在多种海洋腹足动物、潮间带等足类动物,以及螨虫、蜘蛛、蟑螂等陆生动物。

③琥珀是植物树脂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常含有保存很好的陆生生物,但很少保存水生生物,海洋生物尤其罕见。那么,海洋中的菊石是如何遇上树脂的?

④研究显示,琥珀中菊石的软体已丢失,且壳体有破损,内部充填有细砂粒,这表明菊石在被包裹前已经死亡。科研人员由此推测,这枚琥珀可能来自一片靠近海岸的森林。也许1亿年前,海边的风浪如同一个搬运工,将菊石带到内陆树林处的淡水池塘边。树木分泌的树脂在下滴的过程中,一些蠓类、蜂类等飞舞的小昆虫经不住树脂的“香味诱惑”而靠上来,首先被包裹进树脂;树脂沿树干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树栖的甲虫、蜘蛛等也被包裹进来;当它滴到地上后,将路过的蟑螂、千足虫等以及被海浪卷来的菊石、螺类等的空壳,也包裹进来。这些来自海陆空的动物相聚于树脂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便成了这枚琥珀。

⑤虽然琥珀年龄尚存争议,但菊石的存在表明,这枚琥珀可能已经存在大约1亿年。

(选文有删改)

圈点勾画读文章

——说明文

【1】请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笔圈画以下内容。

”文章写了什么

【2】圈出说明对象。

”文章怎么写的

【3】画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4】画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特征的句子。

【5】画出科研人员的推测结论及依据。

11、种植春天

从前,有个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覆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渴望春天,但春天却从不光临。

一天,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是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是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热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款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便享受了春天。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的付出是多么早,或者是多么晚。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词语。

(1)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__________

(2)亲切优厚地招待。__________

2国王和农夫是怎样对待流浪少女的,用“  ”和“ ”分别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国王和农夫的品质特点。

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待人不能冷酷无情,只要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就能得到回报。

C.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12、课外阅读

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吃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洲居民为孩子穿衣服时常说的一句话。曾有外来者在澳洲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妻子进诊室去做检查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边的自动销售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来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收入不菲,而此刻自动销售机上正出售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一元一杯。

这种“穷”待孩子的现象在澳洲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打防疫针的日子,这里的社会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家长常将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滚,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常带孩子去海滩。很小,孩子便光着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便跟着父亲下海冲浪。

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到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面对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启发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 )简单( )

【2】澳大利亚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句子,再写一句。

“与其让他们到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

与其……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陀螺(节选)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表现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片段(18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研究(     揭开(     清楚(     模仿(  

(3)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2分)

 

(4)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3分)

(5)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6)选择一个仿生学的例子,用模仿一词造句。(2分)

 

(7)连线。(3分)

超声波 荧光屏

嘴巴 无线电波

耳朵 天线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积累展示。

请简要写出你读过的课外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故事。(提示:要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8、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秩序地蜂拥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和快乐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