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头脑风暴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2、给加点的字词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1篱落疏疏一径深( )

A.使分散 B.不亲密,疏远 C.稀疏

2儿童急追黄蝶( )

A.步行 B. C.经过 D.离去

3梅子黄时杏子(   )

A.越长越大 B.胖,与“瘦”相对 C.肥料

4最喜小儿亡赖( )

A.无赖,贬义词 B.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3、《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是按(       )的顺序来叙述的。

A.空间想象

B.时间先后

C.先总后分

D.事情发展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醒来了!这句话运用了疑问和设问的修辞手法。

B.文中用一万个小酒窝来比喻朵朵桃花。

C.三月桃花水的意思是三月的河水像桃花一样美。

5、下列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选出来( )

A.推测

B.腾萝

C.花穗

D.狂吠

6、金铃哪门功课学得最不理想?

A. 语文 B. 美术 C. 数学 D. 英语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

B.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大家都很尊敬他。

C.牡丹花上,停着一只花蝴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它。

D.元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左顾右盼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平时积累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诵读诗歌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诗表现不同的精神品格:《芙蓉楼送辛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塞下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戍边将士英勇威武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墨梅》中,作者借墨梅自喻,通过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2)“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___” 句中“恭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物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____的顺序,依次介绍了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闻和感受及出洞的情况。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的青铜;_________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为了胜利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为了王子甘愿化作泡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_______________(国家)遭遇海上季风风暴,他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___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3这首诗通过对________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__________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中“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字解释为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诗句。

(1)天上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走了,孤独的一朵云也不愿意留下,悠闲地向远处飘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____

(2)物体的颜色与它所反射的那些光没有关系,而是与吸收的光有关系。_____

(3)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_____

(4)夜里一片漆黑,是因为物体反射黑色的光。_____

(5)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反射。_____

(6)透明的物体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全部通过该物体,既不吸收,也不反射。_____

1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选段(17分)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  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就有11磅重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句话说明当时人们  _____ 亚里士多德。

(2)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3)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4)两个相反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实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_____  跟铁球的_____没有关系。

(6)围观的人惊讶的原因是:

原以为两个铁球_______________ ,但看到的却是__________

原以为胜利者是_______________,但事实证明却是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粉笔的生命观

李宏

①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身躯随之一点点地缩短,黑板擦吃惊地说:“我的好邻居,你再跳下去就要完了,你没觉察到危险吗?”

②“不,我很清醒。在粉末的飘飞中,我感到自己的身躯在缩短,生命在消耗。”

③“那你还要乱蹦乱跳做什么呢?”黑板擦又问。

④“ ”粉笔惊诧地反问。

⑤“对呀!”黑板擦轻声轻气地劝告粉笔说,“快歇歇吧,我可是为了你好,别再固执下去啦!”

⑥粉笔指了指纷纷扬扬的粉末,说:“你瞧,这些粉末都是我变的,你以为它们是废料吗?不,那是科学的雨点、知识的奶粉,花儿盼我去浇灌,孩子们等我去哺育,为了他们,我愿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即使磨掉整个生命,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⑦“说得对!”黑板擦听了粉笔的话,也激动得跳起来,“来,让我替你开路!”说完“噔”地跃上黑板,呼啦啦地擦开了。

⑧粉末,轻轻地落下,变成了一簇簇花儿,一张张笑脸……

【1】短文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填入短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活蹦乱跳能行吗?

B.除了活蹦乱跳外,我还会别的吗?

C.难道你不知道我的使命吗?

D.难道停下来就不是在消耗生命了吗?

【3】粉笔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

A.时刻不得闲,用实际行动来充实自己。

B.奉献出自己,把自己变成知识哺育孩子

C.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得到快乐。

D.做出实际的行动,把废料变为宝物。

【4】读了这则童话故事,你有怎样的收获?

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加点的“好玩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通过一些事例写出了小猫的________,这些事例包括:把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耍个没完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猫们的(  (多选)

A.责备

B.宽容

C.怜爱

D.关切

E.抱怨

F.不耐烦

【4】猫把院中的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我”不但不责打它们,反而会怎样做呢?结合作者对小猫们的态度,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夭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A.夸耀   B.朦胧   C.变幻无穷 

(1)模模糊糊,看不清。__________

(2)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___________

(3)形容不断地改变。  _______

2请用“_______”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

3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4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科学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有贝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段落修改。

爷爷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夏天的小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看,一行行向日葵在茁状地成长,露出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阳;一排排玉米在威武地挺立,结出一个个玉米棒子像是在比赛——辛勤劳动的小密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小园又减少了几分生气。就连小花猫还是把这里当成新开辟的游戏场所。望着小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呀?”(标点符号2处,语病2处,词2处,字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我会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2分)

请写出两句有关气象的谚语。

A、  

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