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背书包 放纸鸢
B.嫩嫩的芽 浩瀚的星空
C.自豪的说 轻轻的跳
D.一丝乌云 一场大雪
2、匹诺曹早早来到江桥家( ),每天换回一杯牛奶给他的爸爸喝。
A.编草篮 B.编草筐 C.做轮椅 D.转水车
3、下列人物选自同一本书的是( )
①会说话的兔子 ②神秘的小脚丫 ③红心王后 ④逆风的蝴蝶 ⑤爱喝茶的帽匠⑥素甲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4、“蜂____”“保____”这两个词语中,分别应填入( )
A.蜜、密
B.密、蜜
C.蜜、蜜
D.密、密
5、写出下列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乘(_____) (_____)(_____) (_____)
便(_____) (_____)(_____) (_____)
笼(_____) (_____)(_____) (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ū xǐnɡ | shī dù | mì qiè | ɡuān xi |
___ | ___ | ___ | ___ |
jiāo nèn | shì yí | shì yìnɡ | zhǎn shì |
___ | ___ | ___ | ___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李时珍立志想当医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xīn shǎng chèn shān ōu zhōu mó xíng
zī shì rǎn lǚ zhì huì jì xù
mì mì zhēng qí dòu yàn
9、能力拓展。
你还知道其他的成语故事吗?找找读读,体会其中的道理。把你的阅读体会简单地写下来。
10、课外阅读:
葫芦池
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____)句,是围绕第(____)句按(_______)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根据短文内容搭配词语。
(_________)的景色 (________)的柳条 (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的色彩 (________)的波浪 (_______)的荷花
11、阅读理解
春风劲儿真大,把一粒花种子丢落在一堵大墙的阴影里。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大墙阴影的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小花苗,你哭什么呀?”蜜蜂飞过来问。“我长得太小了,见不到阳光。”“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推起来。可是哪里推得动啊!小蜜蜂叹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噢,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这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上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多么温暖!”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株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ABCC)____________ 又瘦又小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又瘦又小,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 ,最后写孩子们夸小花苗 。
(2)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 。
【3】请给短文加上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题目: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后,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勇敢的小花苗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这种设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
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圓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停地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
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是谁,把“抽陀螺”改叫“抽汉奸”。这个新名称,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有时候,大人们在旁边看着,也会走上前来,一起抽它几鞭子。
【1】查字典。
“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抽”字的解释为:①把中间的取出;②吸;③引出,长出;④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⑤从事物中提出部分。在“抽陀螺”中正确的理解是_______。
【2】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怠慢:__________________
天寒地冻:______________
【3】“我”是怎么抽陀螺的?请你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4】为什么一说起“抽汉奸”我们抽得更有力?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肥皂泡》片段,回答问题。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组词:
廊(______) 悬(______)
【2】写出同义词:
破裂(_________) 飘游(________)
【3】找出制作肥皂水的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吹起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成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这段话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讲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句话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话讲为什么这种纸能传承下来。
【2】请用“﹏﹏﹏”勾划出具体写这种纸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串连起三句话,这一段话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句子意思,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理解,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1)吸收: ①吸取; ②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人为成员。
A.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B.少先队把我吸收为少先队员了。( )
(2)容易: ①做起来不费事; 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A.喝生水容易生病。( )
B.用这种方法造成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只较大的虾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这句话中的“飘”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过节时,总不会缺少美食。小朋友,你能向大家推荐一种节日的美食吗?请写出制作的过程,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他顽强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番学习,小明改正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之后心潮澎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快递员许多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给人们送货。
(2)他今天没来上学,大概可能生病了。
(3)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和鲜艳的红领巾。
21、习作。
我们身边有许多不同的人,比如:爱问问题的小问号,爱讲笑话的幽默大王,还有粗心大意的马大哈,还有为抗击新冠肺炎而默默付出的白衣天使……请写结合身边的事例写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有特点的人,写出自己对他(她)的感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