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补全古诗,并写出其作者。
村居
(清)________
草长____________,
_________醉_____。
_________散学____,
忙趁东风________。
咏柳
(唐)_____
碧玉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知_________,
二月春风______。
2、雷锋叔叔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和___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照样子,写词语。
捉蝴蝶 ________眼睛 ________蘑菇
寻找 ________ ________
脆生生 ________ ________
蒙蒙的细雨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草坪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2)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中描写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共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我知道“暑相连”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节气紧紧连在一起。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雷锋叔叔,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如《_____》一课就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5)老师常常用《韩非子》中的“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做小事也要讲信用。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诗中写的是夏季____________(地点)的美景。
5、本学期,我知道了很多传统节日,如: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了解了不少中国美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zuó tiān mào yǔ mí lù láo dòng wèi dào
jǐng sè zhuō zi bō wén liàn liàn bù shě
7、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8、判断下面句子的表达,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煎、烤、煮、蒸、炖、爆”这些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______)
【2】“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这句话写出了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______)
【3】过中秋,吃月饼,大街小巷人如潮。(______)
【4】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做饰品戴在身上。(______)
【5】“与”字共3画,第二画是“横”。 (______)
9、我会判断。
新学期开始了,班主任准备制订班级《图书借阅公约》,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下列公约中,你认为合理的打“√”,不合理的打“×”。
【1】排队借书,轻拿轻放。(_______)
【2】借阅的图书什么时候还都可以。(_______)
【3】借阅图书不必进行登记。(_______)
【4】借阅期间,不得在图书上乱涂乱画、做标记等。(_______)
10、判断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改正。
兴奋(xīnɡ)______ 干净(ɡàn)______ 好奇(hǎo)______
重量(liánɡ)______ 难为情(wèi)______ 结实(jiē)______
教室(jiào)______ 打扫(sào)______ 风扇(shān)______
11、阅读理解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除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五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
结果让我A[大声疾呼 大失所望]。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B[忧心忡忡 心急如焚],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了处罚……那些竭尽全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我没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么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1】文中A、B两处的括号里,选用哪个成语最合适?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
【3】用心读读第一至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文中第六自然段横线上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周末到了,一个叫“小马虎”的同学扛着一把铁锹,提着一棵小树苗和一块写着“爱护小树”四个大字的木牌到郊外的山坡上种树。
到了山坡上,“小马虎”选了一块土质松软的地,然后开始挖坑。他把铁锹往地上插,再用脚使劲地踩着,最后把铁锹往上一撬,不一会儿,一个坑就挖好了,这时“小马虎”也已经满头大汗。他顺手抓起牌子往土里一插,然后用脚把土踩平踩实,就哼着小曲回家了。
小树苗躺在地上,望着主人远去的身影,泪水模糊了它的双眼,心里默默地喊着:“粗心的小主人,真是名不虚传呀!”
【1】以上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
【2】“小马虎”没种好小树苗是因为________
【3】我想对“小马虎”说:“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小猴栽树
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栽了排梨树。它告诉小伙伴们:“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
小山羊正在栽杏树,它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忙把梨树拔了,改栽杏树,又告诉伙伴们:“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肥,它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小猴子很后悔自己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杏树,栽上了桃树。然后,它又开始吹嘘了。小白马正在给橘子树浇水,它告诉小猴:“我种的橘子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小猴子一听,又动心了, 。
几年后,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1】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2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想一想,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读短文,填一填。
小猴子栽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结果___________。
14、课文回放。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1】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其中第____句话写喜鹊的窝。
【2】文中有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极了。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跳舞的小石子
吃完晚饭,我和爸爸来到湖边散步。爸爸捡起一颗小石子,手臂轻轻一扬,只见小石子在水面上跳起了舞,漂了十几米才沉到水里。我也向水面扔出石子,只听扑通一声,直接掉进水里。一连好几次,小石子都没有跳舞。
屡次失败,我哭丧着脸向爸爸请教。爸爸说:“打水漂是有技巧的。首先,选择一颗又扁又薄的小石子;然后,手拿小石子,伸直,弯腰;最后,尽量贴近水面,用力丢出小石子。”我又捡起一颗小石子,照着爸爸说的,让小石子飞了出去。在水面上,小石子漂了两三米远才沉进水里。哦!我成功了!
【1】短文中的“跳舞”是指________。
【2】让石子“跳舞”有哪些技巧?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我”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大人请教 B.认真尝试,掌握了技巧 C.水的深浅合适
16、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妈妈的头发、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妈妈让强强学书法,可是强强想学画画,他应该这样和妈妈说(要注意语气,不要生硬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读下面的词,并选择其中两个各写一句话。
艰难 温暖 舒适 可怕 辽阔 细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蜘蛛把那条长长的围巾织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看下面的图,图上写的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