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鹿角和鹿腿》一文告诉我们,美丽的鹿角没有什么用,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
B.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C.《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曾几为惠崇的画《春江晚景》所写的一首题画诗。
2、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教室,三三两两来到操场玩耍。
A.陆续
B.继续
C.连续
3、“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 ,人烟稀少。”横线上应选填( )。
A.荒凉 B.荒乱 C.荒芜 D.荒野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秋天,小熊摘下最大的一个苹果给奶奶。
②夏天,小熊冒着烈日给苹果树拔草、施肥、除虫。
③喷了药水之后,虫子全死了,苹果长得更大了。
④小熊家种了一棵苹果树。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5、照样子,完成词语练习。
例:(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路
6、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是(_____)作家(______)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货船 ________的经验 ________的风筝
________的赵州桥 ________的图案 ________的场面
8、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lún liú yǒnɡ ɡǎn chì bǎnɡ
ɡuī zé qiánɡ bì là zhú huǒ yàn
9、课外阅读。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千疮百孔。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A 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渡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国王——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 孩子 你说得很对 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 。”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A、B、C、D处。
风尘仆仆 美丽而富饶 陆陆续续 一往无前
【2】在文中画线句子的空白处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3】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4】读了短文,你明白“脚比路长”的含义了吗?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5】读了短文后,我想对大王子、二王子和三王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五花山
我家住在大山里。你知道这里的山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落上去的雨点,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后,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春、夏的山都是绿色的,但也有不同,春是______,夏是______。
【2】短文主要描写了 、 、 等景物。从短文中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3】人们为什么给山取名“五花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①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1】根据上面的句子,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观 察 | 思 考 | ||
蜜蜂四面飞散 | _______ | ||
_______ | 减少阻力 |
【2】对句子中加点的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一词表示数量差不多二十只,表达十分严谨。
B.去掉“左右”,会使数量更准确,表达更严谨。
C.“好像”“大概”用来表达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桃树、李树、杏树……春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短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种树进行了具体描写。
13、阅读理解。
盲人摸象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大家都争着来看,议论纷纷。
有四个盲人也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这天,他们来到大象跟前。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囔□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这时,买象的人走来说:“你们说得都不对,你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就下结论,这是片面的。”
【1】在短文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
【3】四个盲人争论大象的样子,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个自然段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的景色,分别抓住了______、________、太阳和______等景物,具体描绘出了小兴安岭这个季节的美。
(2)细读划“﹏﹏﹏”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圈出“AABB”形式的词语。
②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树木 的特点。
(3)文中带点字“浸”,用得很巧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片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
B.写出了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C.生动描绘了一幅浓雾笼罩的森林景象,突出了雾大的特点。
(4)用“ ”划出本段的一个比喻句。
15、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花籽找快乐
有颗黑黑的小花籽,悄悄地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出去寻找快乐。
它看见太阳,问:“太阳,你是不是很快乐?”
“是的,我很快乐。”太阳绽开红彤彤的笑脸说,“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小鸟,问:“小鸟,你是不是很快乐?”
小鸟啾啾地说:“是的,我很快乐。我给大家唱歌,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蜜蜂,问:“蜜蜂,你是不是很快乐?”
蜜蜂嗡嗡地说:“是的,我很快乐。我给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____________
小花籽也要寻找自己的快乐。它飘到了没有花朵的雪山上,开出了一朵大红花,香喷喷的,好闻极了。白熊、海豹、雪兔、海象……还有大人、小孩都跑来了。它看到大家这么快乐,高兴地想:大家喜欢我,我真快乐!
【1】短文中________、________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我还会写表示声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小花籽遇到太阳、小鸟和蜜蜂后,还可能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展开合理想象,把你想到的写到文中的横线处,别忘了写标点符号。
【3】文中的小花籽和遇到的小伙伴们都很快乐,他们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6、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立志纯洁清白做人的决心。当我们看到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他们。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人们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头脑、心灵保持“清新”,跟上时代步伐。
17、口语交际。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回外婆家。爸爸因为高兴喝了一点酒,回家的时候他非要自己开车。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这段话 刚才 什么意思 您 让我 背的 是
________________
(2)成群结队的 鱼 珊瑚丛 在 穿来穿去 中
__________________
(3)的 四面八方 草丛里 走拢来了 小蚂蚁们 从
________________
19、错误,我会改。
小沛和同学去昭阳庄园游玩后,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请你帮他修改。
今天,我们穿着校服和旅行帽来到昭阳庄园。路旁的鲜花香气扑鼻。微风拂来,慌野里的小草随风舞蹈。庄园里果园飘香,春有草莓,夏有桃子,秋有稻谷。
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今天早上下了一天的大雨。(修改病句)
________
2.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3处错误)
清晨,我刻服了睡懒觉的毛病,穿着一件蓝色上衣,一个白色环保袋,跟着妈妈到农贸市场买水果。农贸市场里水果很多,有西瓜、樱桃、香蕉、丝瓜和猕猴桃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完成一篇习作。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把过节过程或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
③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④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