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能写出2008年奥运会福娃的名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
(2)田野献上( )果实,枫林举起( )旗帜。
(3)北京是我国的( ),是一座( )城市。
(4)中华世纪坛( )如海,( )如潮。
(5)各( ),( )奋发,( )朝夕,( )中华
(6)道路两旁,( ),( )。
(7)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 ),( )。
3、拼一拼,填词成句子。
1.又饥又kě(_____)的小zhū(_____),感觉嗓子都冒出yān(_____)儿来了,几bù(_____)冲进wū(_____)子,dī(_____)下头“咕噜咕噜”好一zhèn(_____)儿,把水缸里的水hē(_____)了个dǐ(_____)朝天。
2.jīn(_____)天是个值得庆zhù(_____)的日子,我们都dài(_____)着hóng lǐng(_____)(_____) jīn(_____),chàng(_____)起qīng(_____)快的gē(_____)曲,jìn qíng(_____)(_____)地zhǎn(_____)示着内心的喜悦。
4、唱反调。(写反义词)
来--( ) 暗--( )
白天--( ) 前--( )
5、我会查字典。
1.“疏导”的“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首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疏”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分散;②不亲密,关系远的;③清除阻塞,使畅通;④不熟悉。
“疏导”中的“疏”应选第____种解释。
2.“驱赶”的“驱”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___画。“驱赶”中的“驱”的意思是____。(①赶走;②快跑)(填序号)。
6、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白日,
入海流。(《登鹳雀楼》)
2.日照生紫烟,遥看瀑布
。(《望庐山瀑布》)
3.植物妈妈的很多很多,不信你就
观察。
7、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写出了狐狸的狡猾。(____)
(2)《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是真心帮助小熊哥俩分奶酪的。(____)
(3)《纸船和风筝》写出了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情。(____)
(4)《风娃娃》写出了风娃娃好心做了坏事。(____)
8、读一读,想一想,对的打“√”,错的打“×”。
【1】在“五岳”当中,泰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 )
【2】铃铃、铛铛游览了南京的中山陵、夫子庙和白马寺。( )
【3】《火红的枫叶》中,“我”找到一片火红的枫叶,做成贺卡,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妈妈。( )
【4】“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是说时间过得很快。( )
【5】《歪脑袋木头桩》里的木头桩,最后的结局是工人把它做成了一把长椅子。( )
9、《我是什么》一文告诉我们:“汽、云、雨、冰雹、雪”都是水变成的。( )
10、请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 )
(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3)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
(4)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麻烦。(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大自然
大自然非常神奇,千万种植物藏着许多秘密。
含羞草可是碰不得,谁要是碰了,她就把叶子紧闭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猪笼草简直像动物,能把虫子吞进去。他的身上挂着一个个口袋,掉进去的小虫别想再逃出去。神秘果真够神奇,咬一口就会出现奇迹。无论什么味道的东西,再放进嘴里都甜的像蜜。
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同学们要想揭穿它的奥秘( )那我们就得加倍的努力学习( )
【1】在文中( )处为句子加上标点。
【2】我会查字典
“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除去偏旁有______画。
【3】神秘果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请你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猪笼草像动物,能把虫子吞进去。______
②大自然里非常神奇的植物只有三种。______
③同学们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就有机会揭开大自然的奥秘。______
12、我会阅读。
猴子建筑(zhù)师
猴子自称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于是在森林里就以建筑师自居。
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头看了看,不由得勃然大怒:“停下,停下,你这个笨蛋!巢(cháo)口能朝上吗?应该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喜鹊愣住了。猴子却叨(dāo)念着:“笨蛋。”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在兴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叹口气:“唉,你的胆子太小了。挖这样小的洞,你只想到安全,万一你站着出来怎么办?应该挖大点儿!要有长远考虑,懂了吗?”兔子迷惑(huò)地眨着眼睛。猴子叨念着:“短浅。”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兔子钻进洞,只有猴子跑进树林,双手抱头缩(suō)在一棵大树下被风吹雨打。
【1】猴子给喜鹊的建议是(_____),给兔子的建议是(_____)。
①巢口朝上 ②巢口朝下 ③洞挖大点 ④洞挖小点
【2】用“﹏﹏﹏”画出表明猴子根本不懂建筑的句子。
【3】下面哪句话和文中“巢口能朝上吗?”一句意思一样( )
A.巢口不能朝上。
B.巢口应该朝上。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要听别人的建议。
B.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建筑技艺。
C.不结合实际考虑问题,不懂装懂,光说不做是不行的。
13、我会认真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霞
阿姨说:“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们,早晨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在举起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1】这篇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
【2】阿姨认为太阳走了一整天,是为了( )
A.当个好母亲 B.看望儿女们 C.到后山休息 D.听儿女打招呼
【3】“她正在举起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这句话中“她”指的是(______),“儿女们”指的是(______)。
A.小鸟 B.万物 C.向日葵 D.太阳
【4】“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以下哪一项不是指“红头巾”( )
A.夕阳的光芒 B.晚霞 C.云彩 D.一块红布
【5】从“依依不舍”可以感受到向日葵( )
A.快要谢了 B.非常可爱 C.不想离开 D.舍不得离开太阳
【6】还有谁会舍不得太阳妈妈到西山后面去?仿照第五或者第六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__》。
(2)“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是指什么?在文中用“-----------”画出。小毛虫懂得了什么?
(3)小毛虫眼前该做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习题。
【1】这张车票的乘客是从______到______。
【2】本次列车发车的时间是2019年______月______日。(填数字)
【3】乘客走到______车厢(xiāng),就能找到座位______号了。(填数字)
16、读下面留言条,然后按要求填空。
小云: 明天晚上六点( )我想邀请你来我家参加我的生日会( )你有时间吗( )如果有时间记得一定要来噢( ) 2021年1月6日 方方 |
(1)这张留言条是___________写的,她写留言条的时间是____月____日,而她的生日是在____月____日。
(2)给这份留言条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份留言条有一处错误,请你用笔先画出来,然后改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按要求写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连成句子。
在 朵朵 盛开着 鲜花 草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们把老师请来了。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
3、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____像________
18、造句
①降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拯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并把句子补充完整。 (创新题 )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蝴蝶在花丛中________ ,小鸟在枝头___________ ,风儿在树叶间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请你仔细观察图画,以“有一天,小兔子要到河对岸的好朋友家去做客,可是……”为开头,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