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B.在第三期《朗读者》节目中,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件,以父亲的身份,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点滴,被网友称作“2017最美家书”。
C.深圳市观澜高尔夫球馆是经过市体育局和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高尔夫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D.“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这是我国许多中低收入人群面临大病时的真实写照。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 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 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 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蒙故业,因遗策 因:承袭
C.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秦人开关延敌 延:延续
D.揭竿为旗 揭:砍下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4、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拘于时 而君幸于赵王
B.求人可使报秦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子卿尚复谁为乎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录》,是文天祥的诗集。“指南”二字,出自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放在诗集正文之后,所以称“后序”。
B.《五人墓碑记》中的“周公”,即周顺昌,字景文,江苏蓼洲人,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等官,后辞官归家。天启六年(1626)被魏忠贤陷害,死于狱中。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D.《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盛赞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这些万物灵长依然有着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戏剧中犹疑退缩。在曹禺生活的时代,曹禺目睹了封建家族制牢笼禁锢青年的悲剧,痛感于国民痼疾对民族精神的损蚀,所以在其早期剧作中,男主人公常常懦弱犹疑,缺乏自立与自我意识,性格上也存在着类似莎翁笔下人物所具备的缺陷,甚至进一步发展深化了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戏剧主题来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几乎都以“复仇”作为叙事主线。《李尔王》中的李尔因虚荣偏信,将国土分给奸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却使忠心的小女儿流落异国。他失权后被逐,落魄中得与三女儿重逢,最终才除掉了狠毒的大女儿与二女儿。《奥赛罗》中,奥赛罗听信谗言杀害了妻子。真相大白后,他愤怒地杀死了诽谤者并拔剑自刎。莎翁通过这些复仇情节来展示善与恶、美与丑的搏击,最终赞颂了理想状态下高尚与健全的人性。受莎士比亚影响,曹禺也将“复仇”这一概念渗透在他的剧作中。《雷雨》中虽没有直接出现复仇者形象与复仇行为,但在最后一幕中上演的母子相认、兄妹乱伦的惨剧,实质上也是一种复仇结局。恐怖的轰雷、诡异的闪电,对世界中挣扎生命的打击,正是“上天”“命运”“造化”对愚昧妄行之人的复仇。
曹禺曾坦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技巧给予了他很多启发。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安排的一些超乎人力与自然范畴的景物或意象给戏剧带来了朦胧的色彩,如《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夜色里显现的可怖幽灵。这虽然是作者交待故事缘由的一种技巧,但却因灵异形象的出现而神秘。《李尔王》中的暴风雨,《麦克白》中神秘女巫等等,均是如此。曹禺自小便接触基督教,宗教宣教与表达上的独特方式让其在创作戏剧时驾驭莎翁的这一创作技巧更为得心应手。他曾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在场。”
当然,曹禺对这种技巧的借鉴决非皮毛式移植。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设置的幽灵意象,隐喻了当时丹麦国混乱无序、天怒人怨的惨象,并为哈姆雷特的复仇铺设了台阶。曹禺笔下的,如“雷雨”“闪电”“鬼魂”“阎罗”等物象,是人们特别是东方人观念中信奉并恐惧的物象,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与莎翁的剧作一样,不仅衬托出剧中人物矛盾痛苦的心境,还凸显了当时时代与社会对人民的毒害之重、摧残之紧,既营造出神秘的戏剧氛围,又呼应了“五四”思想启蒙、人性革新的时代主题,体现出了一位剧作家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所以曹禺被评论界曾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话剧成就代表了20世纪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摘自胡亮宇、侯业智《试论莎士比亚对曹禺早期戏剧创作的影响》,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莎翁剧作中人物性格存在缺陷,所以曹禺在自己的创作中要深加工这些缺陷性格。
B.“雷雨”这一东方人信奉的物象,让《雷雨》的“复仇”主题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C.李尔和奥赛罗虽然存在着性格缺陷,但是寄托了莎翁对高尚与健全人性的美好期待。
D.曹禺在学习莎翁“借幽灵隐喻时代”的创作技巧后,他的运用水平超越了莎翁本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从人物性格、叙事主题、创作技巧三方面论述了莎翁对曹禺话剧创作的影响。
B.第二段中,李尔、奥赛罗的例子论证了“‘复仇’是莎翁很多剧作主线”的观点。
C.第三段中,曹禺之语说明了“曹禺驾驭莎翁剧作的创作技巧得心应手”这一观点。
D.全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阐述了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诸多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曹禺与莎翁剧作的特点,我们发现:中西方戏剧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B.阅读曹禺与莎士比亚的剧作时,读者多角度对比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C.曹禺创作的一些戏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时代的进步,体现了作家的使命感。
D.透过曹禺的一些话剧作品,我们能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特点和民族精神有所了解。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紧张的呼吸、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________,____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4)《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注)。
(注)鲲鹏:出自《庄子·逍遥游》,喻指远大的志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却是七言古体诗。
B.首联写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D.整首诗以豪情与壮志衬托出豪迈的基调,意境起伏,富有节奏感,承转顿挫,铿锵有力。
【2】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五人墓碑记》)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1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意味着什么?4名大学生用行动给出回答。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吴迪,26岁的他喜欢打橄榄球,也能为嫦娥四号中继星打造镜头,在月球背面拍摄地月合影。他说,青春是人生中,最有激情、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刘敏,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右腿,但并未因此失去希望,在她看来,青春就是珍惜每一天,永远活得有动力。24岁的阿斯哈尔·努尔太,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在他看来,青春是无论你走得或快或慢,都在这条路上。保定学院大三学生张研,志愿到新疆且末县支教,他说,青春就是把握当下,在自己最好的年纪里不留遗憾。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为我们的青春做出怎样的回答?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