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面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B. 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C. 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儒家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儒家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D. 古时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电视剧《琅琊榜》中提到“江左梅郎”,梅长苏统辖的江左盟是在长江以东一带活动。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避猛虎 B.卷天下

C.诸侯恐惧,会而谋弱秦 D.闻舟中弹琵琶者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反本(贫困)

B. 臣具以表(被……知道)

C. 一日,大母余曰(探访)

D. 冀幸君之悟(一次)

4、选出下列各句中词义有误的一项( )

A.战,请以战喻 好:喜欢

B.庠序之教 谨:这里指认真从事

C.百步而后止 或:或者

D.王道之也 始:开端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而后乃今将图 B.略陈

C.宾主尽东南之 D.毕至,少长咸集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卖白菜

莫言

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它一直长得不旺,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挨到了集上。在我们旁边卖青萝卜的是一个高个子老头,母亲让我叫他七姥爷。听母亲说,是我姥姥村里人,同族同姓。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中国最好的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暗示“我”的伎俩被识破了。

B. “我”多次冲撞老太太,但老太太没有与我争吵,证明老太太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

C. 母亲见到“我”哭而批评我不像男子汉,看似是批评其实是深深的爱,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D. 老太太撕扯白菜帮子,母亲却没有阻止,说明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E. 前文写我和母亲侍弄白菜,用大段文字写那棵最小的像和尚头的白菜,写出对劳动果实的珍爱,更为下文我对老太太的厌恶提供了情感缘由。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买白菜的老太太的形象特点。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老师的职责。

(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嵬》

(5)_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本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气势雄伟,境界开阔,既照应了标题中的“夕”“望”二字,又总领全篇。

B. “灯火万家城四畔”,此句表现了当时杭州城市经济繁荣,人烟稠密,百姓安居乐业。

C. “星河一道水中央”写与灯影交相辉映、倒影于水中的星河,天上人间,如梦似幻。

D. 本诗表现了诗人为官的愉悦自得,与《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有相通之处。

2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试简要分析诗人是用江楼的哪两个长处邀请朋友前来共饮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薄,不就。躬耕自资,遂抱嬴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B.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C.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D.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甲子为干支顺序的第一个,中国传统历法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

C.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情况较为复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写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率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

(2)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地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你的泪光”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