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
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2、下列各组物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35Cl与37Cl属同素异形体 B. 12C、13C、14C是同种核素
C. O2与O3属同位素 D. H2O与D2O化学性质相同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B.铝制餐具抗腐蚀能力强,可用来蒸煮或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
D.溶液能氧化
,可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被提纯物质 | 酒精(水) | 乙酸乙酯(乙酸) | 乙烷(乙烯) | 溴苯(溴) |
除杂试剂 | 生石灰 | 氢氧化钠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KI溶液 |
分离方法 | 蒸馏 | 分液 | 洗气 | 分液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 B.乙烯属于烃的衍生物
C.苯是一种有毒液体 D.饮酒过量对身体有害
6、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的电离平衡
B.①点所示溶液中:
C.②点所示溶液中:
D.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 + CO2(g)2CO(g) △H>0,达到平衡状态,进行如下操作:
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
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 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
8、用括号中的试剂及相应操作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合理的一组是
A. 溴苯中的苯(NaOH溶液,分液) B. 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蒸馏)
C. 乙酸中的乙醇(金属钠,蒸馏) D. 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液)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甲基-3-丁炔
B.邻羟基甲苯
C.N-二甲基甲酰胺
D.2,3,3,4-四甲基己烷
10、已知: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2c(HSO)+c(SO
)=0.1mol/L
B.b点所得溶液中:c(H+)+c(SO)=c(OH-)+c(H2SO3)
C.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O)
D.d点所得溶液中:c(Na+)>c(OH-)>c(SO)
11、瑞德西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对于新冠状病毒拥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也不大,但并不是药到病除的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是极性键
C.瑞德西韦中的N—H键的键能小于O—H键的键能
D.该分子中的C、N都采用和
杂化
12、常温下,浓度均为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代表
B.冰醋酸是强电解质
C.:试剂
试剂2
D.中和等体积两份溶液,耗碱量相同
13、使10 mL浓度为1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量的是
A.KNO3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
14、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15、丁烷广泛应用于家用液化石油气及打火机中作燃料,下列关于丁烷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C4H10是液体
B.C4H10和CH4互为同系物
C.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
D.丁烷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6、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气体 | 溶液 |
A | 稀 | |
B | 饱和NaOH溶液 | |
C | NO |
|
D | 稀盐酸 |
A.A
B.B
C.C
D.D
17、已知:
则和Q的大小顺序分别为
A.
B.
C.
D.
18、FeCl3溶液可作为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u是氧化剂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中FeCl3做氧化剂
D.反应中CuCl2是氧化剂
19、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2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
B.用图2装置保护水体中的钢铁设备
C.用图3装置检验反应生成的乙烯
D.用图4装置测溶液pH
21、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用
溶液滴定
溶液(忽略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得到
、
和
三种粒子的分布分数
(平衡时某种含碳微粒浓度占各种含碳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B.Q点溶液中
C.时,混合溶液中
D.整个滴定过程中存在
22、下列实验设计可靠的是
A.除去甲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分液
B.将淀粉与稀H2SO4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银氨溶液,以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C.实验室制硝基苯:向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中滴入苯,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
D.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23、下列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组合是:
A.戊烷与乙烷
B.淀粉和纤维素
C.
D.
24、实验室需要配置100 mL 1.0×10-2 mol·L-1的CuSO4溶液,下列玻璃仪器中,一定要用到的有( )
A. 漏斗 B. 玻璃棒 C. 烧杯 D. 容量瓶
25、亚砷酸(H3AsO3)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用药后人体中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
(2)将KOH溶液滴入亚砷酸溶液中,当pH调至9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H3AsO3)∶n(H2AsO)=1∶1时,溶液显碱性
B.H3AsO3溶液中:c(H2AsO)+2c(HAsO
)+3c(AsO
)+c(OH-)=c(H+)
C.K3AsO3溶液中:c((AsO)>c(HAsO
)>c(H2AsO
)>c(H3AsO3)
D.H3A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Ka2 =10b+a
(4)P和As位于同主族元素,存在亚磷酸(H3PO3),常温下,0.10 mol·L-1H3PO3溶液的pH=1.6,该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①Na2HPO3为___________ (填“正盐”或“酸式盐”);常温下Na2HPO3溶液的pH___________7(填“>”“<”或“=”)。
②亚磷酸可由PCl3完全水解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6、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大多是离子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含较多Na2CO3、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农业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_______。
(2)Na2CO3、NaHCO3溶液中微粒种类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NaHCO3溶液中c(H2CO3)_______c(CO) 填(“>”、“=”或“<”)。
(3)常温下,在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
(4)25℃时,将amol·L-1氨水与0.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c(Cl-),则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
2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序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
| IA
|
| 0
| ||||||
1
| ①
| II A
|
| III A
| IV A
| V A
| VI A
| VIIA
|
|
2
|
|
|
| ②
| ③
|
|
|
| |
3
| ④
|
| ⑤
|
|
|
| ⑥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2)②、③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④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③和元素⑥的氢化物均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它们的浓溶液,相互接近时,可看到大量的白烟,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28、25℃时,取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mL,分别用0.1mol/LNaOH溶液、0.1mol/L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氨水滴定过程中pH变化情况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Ⅰ”或“Ⅱ”)。由图中信息可知,25℃时0.1mol/L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10%。当横坐标为20mL时,曲线Ⅰ对应的纵坐标应___________7。
(2)滴加溶液到10mL时,曲线Ⅱ所表示的溶液中c(H+)-c(OH-)___________(结果中不能包含阳离子浓度)。
29、一种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X电极为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放电过程中,向______(填“X极”或“Y极”)移动。
(3)若用该燃料电池进行粗铜精炼,则M极连接的是______(填“粗铜”或“精铜”),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4)若用该燃料电池进行电镀铜,则N极连接的是______(填“镀件”或“精铜”),理论上每消耗甲烷时,M极变化(增加或减少)的质量为______g。
30、溶液配制的步骤 .
31、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的冷敷袋可以利用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即热饭盒”可利用下面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钠和水
(3)CH3OH是优质液体燃料,在、101 kPa下,充分燃烧1 g CH3OH并恢复到原状态,会释放22.7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己知常温下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①
②
若Q1、Q2均大于零,则Q1和Q2的关系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无法确定
(5)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制得该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
(6)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如下:,若断裂1 mol H-H和1 mol 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和391 kJ,则断裂1 mol 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
。
32、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
①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
②乙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③甲烷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④淀粉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3、某小组拟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
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 H2C2O4溶液、0.010 mol/L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编号 | V(草酸溶液)/mL | V(蒸馏水)/mL | V(KMnO4溶液)/mL | m(MnSO4)/g | T/℃ | 乙 |
① | 2.0 | 0 | 4.0 | 0 | 50 |
|
② | 2.0 | 0 | 4.0 | 0 | 25 |
|
③ | 1.0 | a | 4.0 | 0 | 25 |
|
④ | 2.0 | 0 | 4.0 | 0.1 | 25 |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_____;表格中的“乙”填写t/s,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中对“乙”重复测量三次,所得数值分别13.6,13.0,13.4。据此计算,实验①中以MnO4-浓度的改变量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4、(1)已知SO2(g)+ 1/2 O2(g) SO3(g) △H = -98.30kJ/mol,现将4molSO2与一定量O2混合后充分反应,当放出314.56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CH4 和CO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 kJ/mol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 = -566 kJ/mol
一定量的CH4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62.9 k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 g白色沉淀。求混合气体中CH4 和CO的体积比_____________。
35、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___________。利用浓度商也能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以为例,写出浓度商的表达式
___________;判断方法是Q___________K,反应向右移动。
(2)在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气体A和
气体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使和
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
和
,当有
参与反应时释放出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6、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1)是一种很好的配体,
的VSEPR构型是_______。
(2)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得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_______。
A.氢键 B.离子键 C.配位键
(3)胆矾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晶体。在
晶体中,含有的原子团或分子有
、
、
、
,
为平面正方形结构,中心
能否是
杂化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请写出该配离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4)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呈正四面体构型。
易溶于_______(填标号)。
A.四氯化碳 B.水 C.硫酸镍溶液 D.苯 E.CS₂
(5)已知1 mol化学键断开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如下: 436 kJ,
193 kJ,
946 kJ,
391 kJ。求:
的焓变
_______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