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1)NO是_______色的气体,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NO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NO2,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写出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为_______。
(3)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Ca(OH)2、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NaNO2溶液处理含NH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验证废水中NH已基本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
(6)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7)流程中生成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I2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固体。需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 ③淀粉 ④白酒 ⑤白醋
3、Ⅰ.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已知NO和CO能转化成两种无毒气体。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_____。
(2)上述反应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被还原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Ⅱ.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回答下列问题:
(3)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4)被氧化的碘元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5)当有76.2 gI2生成时,有_________g还原剂被氧化。
4、FeCl3是中学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可以用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1)下列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B.加热煮沸氯化铁饱和溶液
C.在氨水中滴加氯化铁浓溶液
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2)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沙洲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D.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E.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
(4)从溶液中分离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
(5)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有以下四种物质:①22 g二氧化碳;②8 g氢气;③1.204×1024个氮气分子;④4℃时18 g水。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0.5 mol的Fe含____________个铁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g;1.806×1024个铁原子质量为________g.
(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6、(12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Ca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属于电解质的共有____________种。
(4)过量的 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 与 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7、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铝 ②蔗糖 ③CO2 ④H2SO4 ⑤Ba(OH) 2 ⑥氢氧化铁胶体 ⑦HCl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8、已知离子反应:RO3n-+6I - +6H + R - +3I 2 +3H 2 O,试根据离子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n=__________,R元素在 RO3n-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9、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研究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和限度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图中表示生成2mol (g)的能量变化,1mol
(g)和3mol
(g)变成2molN(g)和6mol H(g)时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kJ,反应中生成2mol
(g)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J
(2)为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采取的描施有_______(任写两条)。
(3)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最大限度的是_______
A. B.
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的转化率不再发生改变
(4)恒温下,将4mol 与b mol
的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10min达平衡,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其中
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0%
①从开始至刚达平衡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和
的转化率之比,
_______
③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10、(1)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球棍模型为,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
(2)天然橡胶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写出其单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3)2-丁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_个
(4)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较多的是_______
(5)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6)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其一氯代物只有2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7)烷烃(如图)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1、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示意图,相应方格中每个序号代表处于该位置的一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名称为_______。
(2)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3)⑥和⑦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②和④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气态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
(5)⑤和⑦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6)⑦的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2、某化学小组为探究铜与硫酸盐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
Ⅰ.完成以下填空:
(1)用“可抽动的铜丝”而不是“直接换铜片”的优点是_______
(2)能说明有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反应后,无需打开,就提供了中胶装置完全被采用,应该采取的操作_______。
二、底部反应结束后,这个白色固体并夹杂着一些同类的黑色物质。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仍有黑色固体未溶解。
(4)由实验底部的实体,原试管的固体是_______。
(5)甲同学认为黑色固体是CuO ,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完成以上化学成分_______,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流行的性质是_______。
乙同学的实验是立即拒绝了甲同学的猜测_______。
(6)他将杯子中黑色的固体物质加入到血液中该实验过程中,能说明黑色固体中含Cu 、S盘元素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7)已知CuS 、Cu在空气中灼烧O和
。乙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索黑色固体的本质是CuS 、
还是它们的组合,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要叙述。_______。
Ⅲ.丙青进一步探索铜与炼制黑色的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硫酸浓度 | 14 | 15 | 16 | 18.4 |
坠落-消失的温度/℃ | 无 | 150-236 | 140-250 | 120-250 |
使用适量铜丝的现象 | 无反应 | 铜丝变黑 | 微量黑色沉淀 | 微量黑色沉淀 |
使用过瘾铜(铜片)的现象 | 无反应 | 大量黑色沉淀 | 大量黑色沉淀 | 大量黑色沉淀 |
补充实验:先将18.4选择镀338℃的反应,再分别与少量、无色反应,发现均出现黑色。
(8)由上述实验结果造成的,铜与切割通常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13、物质的量相关计算:
(1)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_______g。(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2)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A气体的质量分别是0.2g和l.6g,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含有A的分子个数约为_______。
14、研究氮、硫及卤素等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意义。
I.反应I2+2=2I-+
常用于精盐中碘含量测定。某同学利用该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均加入1mL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若不经计算,可直接通过褪色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试剂中:
①1mL0.001mol·L-1的碘水
②1mL0.01mol·L-1的碘水
③3mL0.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④3mL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1)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若某同学选取②④进行实验,测得褪色时间为4s,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试计算v()=_______。
II.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
(3)D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4)B→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当生成1molC时,_______kJ的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以及具体数值)。
III.利用CO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排放。T℃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N2)=0.4mol·L-1
(5)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d.NO与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6)NO平衡转化率α(NO)=_______。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Cl2的制备及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条件下制取干燥的Cl2,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A”或“B”)。
(3)装置C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装置D是用于干燥Cl2,故装置D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装置E收集Cl2,进气口为___________(填“b”或“c”)。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I属于___________反应。
②在450℃条件下,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工业上一般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取含氯漂白粉,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①Cl2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温度较高时,Cl2与潮湿Ca(OH)2的反应方程式为。
发现实验所得Ca(ClO)2产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