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 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取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步骤Ⅱ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
3、根据相应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I.物质结构和规律推断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A |
|
B | C | D |
(1)比较A、C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用原子符号表示)。
(2)比较C、D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II.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
(3)配制100ml0.1mol/L的NaOH溶液时,若仰视定容,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将适量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快速搅拌,试着拿起烧杯观察,晶体变成糊状,此外还可观察到_______等现象。
III物质性质和成分探究
(5)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_______性。
(6)在实验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因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3)在①~⑫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钠溶液、②碳酸氢钠溶液、③氯化铵晶体、④氢氧化钡溶液、⑤干燥的氯化钠晶体、⑥蔗糖、⑦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⑧稀硫酸。
(2)请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
NH4Cl:_______
Ba(OH)2:_______
NaHCO3:_______
7、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O2与O3;②与
;③H2O和D2O;④冰与干冰;⑤
和
⑥
和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_。
8、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独特的口味,是不少市民心爱的食物。传统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植物灰等。央视曝光了某皮蛋生产企业使用工业硫酸铜“炮制”皮蛋,工业硫酸铜中含有大量重金属。
硫酸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对下列有关硫酸铜的制备方法进行讨论。
查阅资料可知: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
(1)工业上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写出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利用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能制备CuSO4溶液,在该反应中硫酸表现出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试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哪种好,说明原因:___________。
9、有下列四个反应:①2Na+2H2O=2NaOH +H2↑;②2Na2O2+2H2O=4NaOH+O2↑;③2F2+2H2O=4HF+O2;④2H2O2H2↑ +O2↑
(1)水只做氧化剂的是__;
(2)水只做还原剂的是__;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__;
(4)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__
10、实验室在用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制取氢气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微粒,完成下列问题
①N2H4 ②HBrO ③BaCl2 ④Ne ⑤NH4Cl ⑥Na2O2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2)①的结构式是_______;⑥的电子式是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NH3的形成_______。
(4)在下列变化中,①液溴的挥发 ②烧碱熔化 ③H2S溶于水 ④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
(5)下列各组微粒:①与
②
和
③H2、D2、T2 ④金刚石和石墨 ⑤
和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1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这一规
律另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 在前4次实验中,能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填序号)。
(3) 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
(4) 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发应:5Na2SO3+2KIO3+H2SO4=5Na2SO4+K2SO4+I2+H2O。
(1)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2)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若反应中有2.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_______g,氧化产物为_______mol。
(3)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发生以下四步反应:
①+
=
+
(反应速率慢)
②+2
=I-+2
(反应速率快)
③5I-+6H++=3I2+3H2O(反应速率快)
④I2++H2O=2I-+
+2H+(反应速率快)
根据上述步骤推测该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填反应编号)步反应决定。
(4)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上述四步反应可以看出必须在_______离子消耗完后,才会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
14、甲醇(CH3OH)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其中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
I.CO(g)+H2O(g)⇌CO2(g)+H2(g) ΔH1=-41.0kJ·mol-1
II.CO(g)+2H2(g)⇌CH3OH(g) ΔH2=-90.0kJ·mol-1
III.CO2(g)+3H2(g)⇌CH3OH(g)+H2O(g) ΔH3
(1)则ΔH3=_______,在上述制备甲醇的两个反应中,反应II与反应III比较,优点为_______。
(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反应Ⅲ,测得CO2和CH3OH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v正(CH3OH)=3v逆(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②3min时,反应的v正_______v逆(填“<”、“>”或“=”)。0~10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____。
(3)使用不同方法制得的Cu2O(I)和Cu2O(II)可用于CH3OH的催化脱氢:CH3OH(g)⇌HCHO(g)+H2(g)。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测得CH3OH的浓度c(mol·L-1)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下表:
序号 | 温度 | 催化剂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① | T1 | Cu2O(I) | 0.050 | 0.0492 | 0.0486 | 0.0482 | 0.0480 | 0.0480 |
② | T1 | Cu2O(II) | 0.050 | 0.0490 | 0.0483 | 0.0480 | 0.0480 | 0.0480 |
③ | T2 | Cu2O(II) | 0.050 | 0.044 | 0.040 | 0.040 | 0.040 | 0.040 |
可以判断:实验温度T1___T2(填“>”、“<”,下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Cu2O(I)___Cu2O(II)。
15、我国古代许多著作在化学学科知识上都体现出了一定水平的认识。其中《管子•地数》中有记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Ⅰ.“丹沙者丹砂也”,丹砂是古代炼丹的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处理水银洒落后的产物。你认为丹砂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慈石者磁石也”,请写出磁石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Ⅱ.“铜金者,斑岩铜矿也。”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斑岩铜矿中Cu主要以铜﹣铁硫化物(主要为CuFeS2)的形式存在。以黄铜矿(主要成份为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等)为原料,进行生物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矾(FeSO4•7H2O)。其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①“反应1”:4CuFeS2 +2H2SO4 +17O2 ═4CuSO4 +2Fe2(SO4)3 +2H2O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沉淀物 | Cu(OH)2 | Fe(OH)3 | Fe(OH)2 |
开始沉淀pH | 4.7 | 2.7 | 7.6 |
完全沉淀pH | 6.7 | 3.7 | 9.6 |
(1)“反应1”中,每生成1 mol CuSO4转移电子数为_____NA;
(2)“试剂a”是_____,“试剂b”是_____;
(3)“反应2”中加CuO调pH为3.7~4.7的目的是_____;
(4)“操作X”应为_____、_____、过滤、洗涤;请简述上述“操作X”中如何对所得 FeSO4•7H2O晶体进行洗涤_____;
(5)简述如何判断“反应5”已进行完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