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3、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7、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8、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9、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10、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1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18、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1、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22、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23、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24、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27、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硫离子__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8、宏观现象,微观本质。请用粒子观点,简单解释下列现象: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中都_________;
(2)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很软,这是因为它们中的_________不同;
(3)乙醇不导电是因为乙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金属铁和铝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铁和铝的系统的探究过程。
(1)组成方面: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2)结构方面:铝原子和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和
。则X=______
(3)性质方面:根据生活中铁比铝更容易生锈的事实,学习小组中有的同学提出铁比铝的化学性质更活泼,却遭到其他同学一致的反对,指出铝没有铁容易生锈是因为______。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放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根据反应的现象得出铝比铁的化学性质更强,请你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变化方面:工业炼铁和铁生锈是铁的变化过程,其中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性,铁锈可以稀硫酸除去,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0、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3个二氧化氮分子__;(2)2个铵根离子___;(3)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
3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并按照图示进行实验: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13.3 | 20.9 | X | 45.8 | 63.9 |
(1)A属于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整数比)。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X=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分数是A=B>C
②提纯硝酸钾适合用降温结晶法
③将C中继续降温,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5)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2、请在 A~E 五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 B氢氧化钙 C氯化钠 D聚乙烯 E甲醛
(1)制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
(2)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_____;
(3)医疗上配置生理盐水用_____;
(4)可用于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
(5)其水溶液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_____。
33、下列各种元素:①钙;②铁;③钾;④碘;⑤锌;⑥硒;⑦磷,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4、将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35、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的两个分子_____;
(2)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氮原子______; ②氧化亚铁______。
37、小明通过查阅有关甲烷的资料,知道甲烷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验证这一结论。请你与小明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点燃________ (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3)将步骤(2)中的小烧杯取下,迅速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1)明亮的蓝色火焰 (2)____ (3)____ | 甲烷燃烧生成了__ |
38、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稀盐酸;⑥加过量BaCl2溶液。
(1)请用以上序号排序_________设计实验,完全除去氯化钠中可溶性杂质。
(2)请解释除去Na2SO4时的反应原理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滤后若滤液浑浊,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39、为鉴别CuSO4、KOH、K2CO3、NaCl和稀硫酸五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做如下实验。
(1)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依据是_____;
(2)将剩余四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将四种溶液分为两组,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组是_____;另一组的两种溶液不变色;
(3)将不变色的其中一种溶液加到(2)中两种红色溶液中,依据出现的明显现象鉴别出K2CO3溶液,则明显现象是_____;至此溶液鉴别完毕。
40、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________等物质。
(2)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
(3)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洗衣粉去污的原理是______。
(4)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
(5)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好办法。其化学原理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