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世界农业起源地多在地球上的中纬度地区,而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经常面临饥荒。据此可知(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产生

B.世界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农业起源均处大河流域

D.适度生存挑战促近文明产生

2、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学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等格言广为流传,它们都蕴含了(       

A.耕读传家的理想

B.格物致知的探究

C.家国天下的情怀

D.无为而治的理念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承担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欠下的全部外债。这表明(     

A.国民政府讲究信义勇于担责

B.西方列强积极扶持新的代理人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雄厚

D.国民党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

4、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A.起源最早

B.世界领先

C.独一无二

D.多元一体

5、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

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

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养生学发展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重视存神、服气、导引等。这主要体现了(     

A.封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

B.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嬗变

C.儒道佛等思想合一的趋势

D.文人乱世中的精神追求

7、如表是2001年至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总额比重的变化的图表,它最能反映(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削弱

D.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8、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其反映的历史主要特征(     

A.中国疆域基本定型

B.中央集权不断巩固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D.封建社会走向顶峰

9、1940年10月,日本天皇私下说:“中国的强大超出预想。每个人都对这场战争做出了错误估计,尤其是那些军事专家。”同年12月,天皇对参谋总长杉山元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上,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上述言论可用于佐证,当时(     

A.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B.太平洋战争迫使日军两线作战

C.中国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重大转折

10、“双十协定”中规定:“国共双方一致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应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是。”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据此可知,重庆谈判(     

A.国共双方均有谈判诚意

B.国共两党坚守和平建国方针

C.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

D.成功解决国共双方政治分歧

11、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2、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13、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14、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

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15、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16、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17、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

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18、下图所示为义和团揭帖,其中写道:“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旨在推翻清政府

B.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

C.有广泛群众基础

D.开启了中国救亡图存进程

19、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果断决策外,其本人顺应历史潮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起了关键作用。以下最能体现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和创新精神的是(       

A.推行郡县制度

B.确立土地私有制

C.实行什伍连坐

D.限制贵族特权

20、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惨案。1945年12月镇压昆明学生运动的“一二·一”惨案;1946年2月,国民党特务制造了“较场口事件”等。这些历史事件(     

A.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

B.反映了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的出现

C.表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破裂

21、《秦律十八种行书》中规定,传送命书及标明急字的文书,应立即传送;不急的,当天送完,不准搁压。搁压的依法论处。隶臣妾年老体弱及不足信赖的,不要派去送递文书。这可以说明秦朝的文书行政(     

A.有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B.因刑法严苛而激化矛盾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有利于保障政令的畅通

22、有人认为,军机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人员,有官无吏,且队伍精干,工作流程简便,是一个中性的、非政治化的行政工具。军机处的设置在客观上(     

A.促进决策机制合理化

B.改变了中枢人员结构

C.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

D.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23、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24、下列材料反映了某个朝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个朝代是这一时期,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A.东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欧洲________不断发展,而________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1)中国仍然停留在________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

(2)自给自足的________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

(3)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社会________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6、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_______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______________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27、王安石变法

背景:①北宋中期后出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大臣范仲淹发起以________为宗旨的改革,史称________,但因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遭到抵制失败目的:________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

内容

富国方面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方面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28、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及其灿烂的科技文化。填写下列表格中字母的内容。

朝代

科技发明

科技著作

史学发展

儒学文化

汉朝

造纸术

《周髀算经》

《C》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

汉代经学

唐朝

雕版印刷术、火药武器

《辑古算经》

《史通》

D文化圈形成

宋朝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A

沈括所著《B》

《资治通鉴》体裁是编年体通史

E

明清

瓷器、炼钢技术的创新

《天工开物》

《文史通义》

F

29、抗美援朝战争

(1)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2)________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________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3)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越过“________”,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4)________________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开赴朝鲜,抗美援朝,________,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5)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________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6)志愿军入朝后,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________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7)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________》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9)志愿军涌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30、武装起义和重大会议

(1)________

①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________,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10月初,因遭到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转战湖南和海陆丰。

②意义:打响了________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________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②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_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________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31、君主专制强化

1)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设的具体内容。

2)补充完成古代中国在其他领域制度创设的史实。

32、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年9月21日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________》是新中国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作用

33、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目的是限制___________的权力,保证___的权力。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的地方):

36、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周边国家分别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2)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什么也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4)举两个例子,表现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事务?

37、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什么?

38、宋元时期农业的成就?

39、三国至唐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以及建筑的成就分别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