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40年10月,日本天皇私下说:“中国的强大超出预想。每个人都对这场战争做出了错误估计,尤其是那些军事专家。”同年12月,天皇对参谋总长杉山元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上,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上述言论可用于佐证,当时(     

A.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B.太平洋战争迫使日军两线作战

C.中国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重大转折

2、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中共党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处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B.毛泽东在②处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处掀起的一二九运动宣传党的救国主张

D.④处召开的会议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

3、隋唐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这是隋唐盛世催生的结果,也是一个王朝强盛的重要体现,下列有关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B.唐玄宗时编订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C.孙思邈完成医学著作《千金方》

D.唐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4、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5、20世纪以前,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把十字军东征看成非同寻常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殖民者公开炫耀击溃奥斯曼帝国、占领阿拉伯行省象征着“十字军的胜利”,这激起了阿拉伯人的“十字军”记忆,十字军东征被刻画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世界(     

A.政教合一体制的衰落

B.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C.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

D.民族解放运动实现统一

6、在殷墟发现的一块甲骨残板上,刻有关于某次战争的记事卜辞残文曰:“辛未卜争(争是管占卜的人的名字)贞:妇好其比沚伐巴方,王自东探伐,戎(陷)于妇好立(位)?”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深入巴方的记录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

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

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7、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A.英国实力远超中国

B.清朝放弃闭关锁国

C.农耕文明达到顶峰

D.文明差距逐渐显现

8、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9、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10、16世纪,明朝政府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后来规定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白银的大量流入

B.商业资本的集聚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经济政策的转变

11、如图为2019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春秋中晚期曾国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下述记载表明(     

   铭文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A.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

B.曾随之谜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C.文物考古与文献记载必须相互印证

D.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12、明代的巡关御史初设于宣德七年(1432年),包括东、西巡关御史2人,即从山海关到古北口、从居庸关到龙泉关,每年差遣监察御史各1人,奉命巡视边关。明代设置巡关御史的主要目的是(       

A.防御蒙古势力的威胁

B.分散相权加强君权

C.加强管理乌思藏地区

D.阻挡建州女真袭击

13、以下材料可用于佐证宋代(     

朝代

事件

北宋

宋仁宗欲任命张尧佐(张贵妃的伯父)当宣徽使,御史中丞包拯极力反对,“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最后仁宗只得收回成命。

南宋

光宗朝时,皇帝左右的近臣、私臣屡次向光宗请求“恩泽”,光宗总是说:“朕倒好说,只恐谢给事(宰相谢深甫)有不可耳!”

A.君主权力的弱化

B.地方权力的加强

C.文官制度的特点

D.监察机制的完备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关于中国问题的文化思考逐渐展开,继而形成一股社会性的文化反思思潮。文化反思在晚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严复的《原强》(1895年)和谭嗣同的《仁学》(1899年发表),梁启超的《新民说》(1902年),新青年派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浪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

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

D.与社会政治形势紧密相结合

15、公元前136年,朝廷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标志是(     

A.尊奉黄老思想

B.颁布“推恩令”

C.推行察举制

D.设立五经博士

16、“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古代中国用“五德”的相克轮回来解释王朝的更替,一般认为新朝是替代旧朝的“德性”而建立的。北魏之前,中原地区经历赵、燕、秦等政权,但孝文帝不考虑它们的“德性”,直接定北魏“承晋为水德”。这一举措意在(     

A.增强北魏的正统性

B.促进民族交融

C.继承晋朝政治制度

D.强化以德治国

17、到1926年5月,随着工人组织的不断发展,全国有组织的工人有124.1万人。截止1927年3月底,农会组织已遍及粤、湘、鄂、赣等省,有组织的农民达800万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C.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

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19、对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有(     

开始推行时间:780年

主要内容: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                           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③加重人民负担,加强人身控制                           ④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

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

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1、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方面,两宋至明代都延续了唐设立的武举,且两宋……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武举只是补充形式。由此可知,宋明两代的治国方略为(       

A.文武兼备以武为主

B.崇文抑武

C.重视骑射文化传统

D.武学融入官学

22、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是限于国共两党呢?不是的……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部分。抗日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这一论述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性和广泛性

B.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被扭转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

D.国共团结抗日精神日益凸显

23、以下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摘录:“南方部分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甘薯、玉米外来作物引入中国”。根据笔记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应是(     

A.西汉的农业

B.宋朝的市镇经济

C.元朝的外贸

D.明朝的经济

24、下图为伊斯兰国家出版书籍中科学类著作的占比。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拜占庭帝国鼎盛

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C.文艺复兴的推动

D.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________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6、科学发展观

(1)中共十六大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___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________的重大成果。

(3)在2007年中共________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27、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___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28、台湾:_______年, _______驱逐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_______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_省。

29、_______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_______会议在_______召开,通过了_______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是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30、谁设内阁?内阁的性质?职权?(P37)

31、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是《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33、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月11日,_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

34、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各是什么?

36、辽宋夏金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概况是什么?

37、简答题

1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例举日本侵华时犯下的罪行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

39、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日上午,全国各地同胞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致哀,在追忆与悼念中感受和平来之不易,唤醒家国情怀,坚定“勿忘国耻、立志报国”的决心。

(1)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除南京大屠杀之外请另举两例。

(2)抗日战争历时八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才换来这场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