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895年强学会成立后,参会的有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精英,有袁世凯、聂士成等新军将领,甚至翁同稣、张之洞等身任军机大臣或地方督抚要职的高层官僚也成为会员和赞助人,一些以保守著称的人士也开始出现态度上的新变化。这表明(     

A.体制创新的有利因素增加

B.维新派与封建官僚已达成妥协

C.救亡图存已成为各界共识

D.社会各阶层共同推进制度革新

2、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

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

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3、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包含了现实的对策发展逻辑与理论思辨逻辑两条脉络,使得大一统思想具有完整理论形态。就现实逻辑而言,董仲舒通过双重视域,为“大一统”思想注入了强烈的时代与现实关怀。据此可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A.形成了以君主为中心的体系

B.充满了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

C.抛弃了以民为重的传统观念

D.继承和发展了仁和礼的理念

4、据统计,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包括临时大总统、临时执政、摄政内阁大元帅等称谓),更换了四十六届内阁。材料主要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A.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B.国家政治局势动荡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5、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是关于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B.制定“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C.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消除了游牧文明的势力和威胁

6、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8、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此一现象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

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

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

9、下图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

10、1928年6月,中央在一封指示信中,对根据地“在这种刻苦的劳顿的生活中,而能努力不懈的工作甚为欣慰”。这封信最有可能写给(     

A.广州国民政府

B.敌后抗日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政府

1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12、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

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13、如表中的变化体现了当时(     

1907年、1909年各级各类学堂教师来源构成(单位:人)

 

本科毕业生

留学生

旧学教师

外国教习

1907年

1909年

1907年

1909年

1907年

1909年

1907年

1909年

专门学堂

212

379

159

370

251

297

79

122

实业学堂

311

748

69

243

176

445

43

108

师范

优级

91

152

52

144

66

80

69

91

初级

739

876

 

 

347

349

39

27

中学

1266

2108

 

 

817

1107

28

51

高小

5249

10039

 

 

5261

7005

19

53

A.人才观念发生了巨变

B.教育在变革中求发展

C.传统的教育体制瓦解

D.西方文化受到了抵制

14、“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以下属于“发展路径改变”的是(     

A.英国挑起对华鸦片战争

B.开眼看世界思潮兴起

C.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

D.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

15、下图为东周时代中原式青铜剑的分布。这表明东周时期(     

A.中原式青铜剑是各国的主要武器

B.诸侯兼并战争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特色明显

D.生产力的进步加速了文明的发展

16、有学者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书体时说(它知道稍纵即敛,那样的克制与放纵--克制是放纵的克制,放纵是克制的放纵。亦有飒爽之姿,亦有缠绵之态,点染之余,只觉得生活是这样小桥流水、绿雪诗意。”该学者所述的书体是(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17、1928 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

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18、北宋时期,妇女离婚改嫁时有所见,尚没有被世人视为丢人现眼、有辱家门的羞耻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亲就曾因为家贫而改嫁,范仲淹本人还主动将守寡的儿媳妇续嫁与学生王淘为妻,并在《田约》中同意资助其再嫁的费用。王安石的儿媳妇也是对“从二夫并不忌讳的”。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B.社会风气的相对开放

C.传统伦理观念的强化

D.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

19、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积极宣讲:“国文为民族之魂”“国文提振民众”。“听者达数万人之众,闻之皆泣,奔走呼号”。这表明当时(       

A.文化变革成为社会当务之急

B.政治危机刺激民族意识觉醒

C.清末新政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D.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20、1916年,段祺瑞指出“日本人既已加入(一战),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据此判断,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是(     

A.改变中国弱国地位

B.反抗日本对华侵略

C.扩大皖系军阀势力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2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时,用“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周而复始”来介绍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22、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     

A.清朝末期舆论环境较为宽松

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C.日本帮助清政府走向近代化

D.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23、文学作品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诗词能够生动地反映长征经过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4、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反对北洋政府统治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

26、宋代在商业上的一大发展,是在货币上发明了纸币,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________。宋代中国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南方文风胜过北方,根本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________

27、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28、古代文明区域与成就配伍题

请将表中左侧的“古代文明区域”与下面的“成就”相匹配(请填写表中数字)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9、“三国干涉还辽”

(1)《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________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________两白银“赎辽费”。

(2)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________银行团、________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30、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________

(2)在________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为实现________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________年3月11日,第_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________和重大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32、美国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组成松散的______,美利坚合众国诞生。邦联的弊端:邦联政府没有_________,难以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巨额公债;各州拥有________;外交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

33、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3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

——摘编自朱晓燕《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但并非一切人均为罗马社会的权利主体。除了是人以外,还需具备其他基本条件:是自由的,而且就市民关系而言,还应当是市民。因此,凡是合乎上述三个条件的就可以成为罗马法上的平等主体。奴隶,一般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但是在取得自由人身份以后就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变成为自由人和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

——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法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罗马法的异同。

 

36、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37、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怎样的?

38、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9、道教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状况如何?

(2)唐朝时期道教受到怎么的尊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