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从1972年到1978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中涉及美国的报道共有590多条。其中,“美帝国主义”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与美国相关的讽刺漫画也彻底消失,对美国国内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的报道开始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媒体关注点的转移

2、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然后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标志长寿;龙龟负书的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A.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B.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

C.保证纸币的美观耐用

D.体现金融领域的创新

3、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述了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4、有学者在探讨新中国工业化问题时,梳理了某地区从“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到“改革大业成本的承担者”的历史过程。这一地区是图中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建设成就

A.A

B.B

C.C

D.D

5、如表为1954年召开的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项目

界别构成

基本构成

工人

农民

党政干部

知识

分子

解放军

其他

共产党员

非共产党员

妇女

比例

0.9%

53.2%

15.3%

5.4%

1.8%

23.4%

75.7%

24.3%

13.5%

总数

(单位:名)

1

59

17

6

2

26

84

27

15

111

111

 

A.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得以建立

C.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巩固

6、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这一变化反映了(       

A.父子伦理纲常理论形成

B.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C.以人为本思想得以强化

D.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7、《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下而无所制也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

8、《新唐书》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外戚专权

B.朋党之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9、如图为元大都平如图(局部),其中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和深层意识有关。据图可知元朝(     

A.华夷一体的民族观念

B.多元融合的文化理念

C.游牧区域的日渐扩大

D.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

10、战国时期,官吏每年需将自己主管范围内的各种预算数字,如垦田、赋税、户口、仓储数字等写成文券上报君主,到年终持实际完成数字前去报核,如成绩不佳,君主即可当场将他收玺免职。这一做法旨在(     

A.发展小农经济

B.提高行政效率

C.助推变法运动

D.进行思想解放

1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13、1963年底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10国时,阐述了中国政府提供对外经济援助的8项原则,如尊重受援国主权、尽量减少受援国负担、助力受援国发展而非依赖中国、侧重投资少收益快的项目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     

A.适用于所有国家

B.旨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C.扩大了对外开放

D.利于增进亚非国家团结

14、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高级将领争权争利,“几若一岁九迁而犹缓,一月三迁而犹未足”,洪秀全又“欲众建诸侯以少其力”,一口气封了2700多个王,使得“内乱猜忌之萌,愈散漫不可制”。这种情况(       

A.推动太平天国走向强盛历史

B.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衰落

C.影响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D.导致了清朝政权的瓦解

15、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     

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

B.中共中央凝聚人民力量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6、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       

A.缓解了北方民族矛盾

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

17、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择媳的首选。司马光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18、下表出自开元九年(721年)敦煌户籍残卷,反映了当时的授田情况。这一状况(     

户主

应授田

实授田

实授田占应授田的比率

赵玄义一户

52亩

11市

21.1%

曹仁备一户

3182应

63应

1.9%

董思勖一户

131应

28应

21.3%

于善意一户

161应

28亩

17.3%

A.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B.推动土地买卖的盛行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

19、据统计,1943年国统区大多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较1937年下降了90%以上。1947年,国统区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与1937年最低级别公务员相差无几,1947年的最低级别公务员的购买力几乎与1937年7月前南京人力车车夫相当。这反映出国民党政府(     

A.文官队伍较为廉洁

B.统治危机逐渐加深

C.蓄意制造通货膨胀

D.充当列强侵略工具

20、1950年,我国开始对越南、朝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揭开了我国对外援助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外援助对象不仅包含了蒙古、古巴等国,还涉及埃及等非洲新兴国家,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的发展。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B.说明新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C.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使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1、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已超过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材料中产业工人的发展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民主革命新力量在不断壮大

C.北洋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22、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和工人。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B.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

23、从法理学、法律史学角度研究董仲舒,学界更为熟悉的主题是“春秋决狱”或“经义决狱”。所谓“春秋决狱”,就是把《春秋》作为裁决个案的依据。这表明(     

A.儒学成为汉代司法审判的唯一依据

B.汉代儒学吸收了先秦法家思想

C.《春秋》经义是汉代重要的法理理念

D.《春秋》经义推动汉代司法进步

2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近代社会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B.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C.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1917年黎元洪和段祺瑞造成所谓的“________随后张勋复辟

26、_______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_______战争爆发。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______________战争爆发。

27、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________

28、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________进行互市交易,________贸易也相当活跃

29、内容

类别

时代

成就

          

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我国________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的写作体裁

明朝中期

________

神话小说的杰作

________

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红楼梦》

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明清

传奇

代表:明朝的汤显祖、清朝的孔尚任。

含义: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昆曲

长期流行

清道光

京剧

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30、1917年国会议员在广州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后被西南军阀排挤

31、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3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________,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________,淞沪会战结束

33、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_______的热情有所提高。

(1)中国人民的_______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_______工业、______________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4、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________,加剧了________腐败,削弱了________,加重了________负担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36、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2)列举唐朝、明朝、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37、读图旨要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支援,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问题导引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38、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是何时?

39、唐前期出现了哪些盛世?经济上有哪些成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