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4、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5、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6、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7、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9、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0、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2、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4、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5、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16、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8、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9、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0、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21、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22、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25、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26、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7、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六种物质填空:
①棉花 ②苛性钠 ③氮气 ④水 ⑤石墨 ⑥钛合金(填序号)。
(1)在人体所含的物质中,质量分数最髙的是_____;
(2)属于天然有机髙分子材料的是_____;
(3)可用来去除油污的是_____;
(4)可用作润滑剂的是_____;
(5)制造硝酸的重要原料是_____;
(6)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今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用电力驱动代替燃油的电动汽车被称为“未来汽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物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 (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汽车制造要使用大量的钢铁,请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 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的元素。比较Cr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物中Cr显+2价),现象如下:
金属 | Cr | Mg |
与盐酸反应现象 |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
①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从上述实验可知,Cr能跟CuSO4溶液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_;(2)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
30、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锌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
(2)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
31、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的是(填序号)_____
①生石灰 ②粗盐 ③浓硫酸 ④浓盐酸 ⑤石灰水
32、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生活中用酒精作燃料________;
(2)工业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中炼铁______。
34、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
35、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H2SO4===MSO4+H2↑
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
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填 “甲” 、“乙” 或“丙”)。
(2) 实验:(水的密度为1g/cm3)。
在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X”或“Y”或“Z”, 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37、图A~F为常见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 ;② 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 (填字母,下同),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_____ ,其作用是 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_____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 _____ .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_____ (填“a”或“b”)管通入.
(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 .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两种方法:
① _____ ;② _____ .
38、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得铁。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B装置的作用____。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9、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边是某翻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2)铁在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怎样转化为铁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40、某学生分别用1 g的铁屑、锌粒、镁片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如下表所示。
物质 | 所需时间 | 价格 |
铁屑 | 约13900 s | 10.00元/1000 g |
锌粒 | 约50 s | 20.00元/500 g |
镁片 | 约20 s | 10.80元/25 g |
你认为实验室中一般不选用铁屑、镁片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