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父母都是双眼皮,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此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
A.Aa
B.aa
C.AA 或aa.
D.AA
3、植物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在没有形成绿叶之前其营养来自( )
A.光合作用
B.培养基
C.空气中
D.植物组织本身
4、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6、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7、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
D.节肢动物
8、某地一农民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自家沼气池清理废渣,结果晕倒池中,随后又有两人进入池中施救,三人均不幸身亡,你认为这三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池内缺氧,窒息死亡
B.疲劳过度,体力不支死亡
C.突发暴病死亡
D.沼气中毒死亡
9、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表——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鲫鱼——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
10、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11、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2、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 )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14、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5、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的Ⅰ阶段,细胞的呼吸作用非常微弱
B.种子萌发的早期,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结构①
C.萌发过程中②最先突破种皮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16、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17、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心理紧张是难免的,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父母
C.经常服用安眠药催眠
D.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8、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导致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某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得以保存和繁殖.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C.逐代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19、下列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①蛔虫 ②娃娃鱼 ③河蚌 ④喜鹊 ⑤蜗牛 ⑥青蛙 ⑦鳄鱼 ⑧蝗虫 ⑨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⑦⑨
C.②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③⑨
20、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烧烤食物 ⑤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21、酗酒主要危害的器官是_______;大量吸烟会引起人体________系统的疾病。
22、科学家在地层中相继发现了始祖鸟、中华龙鸟等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这些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________关系.
2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_____,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________ 。
2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之一,是否由_____引起的。
25、下图是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所指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当原尿流经③时,全部的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4)从④流出的液体是________。
26、_____: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植物通过_____、_____并结出_____,由果实中的_____来繁殖后代。(________)中的卵细胞与_____中的精子结合成_____发育成胚,_____发育成一株新的_____。)
27、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_____内,并在_____内发挥作用,表现出_____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28、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______.
29、如图是人体内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血液经过肺部时某物质的变化,则曲线a表示______在血液中的变化,血液由心脏流入①时,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分别是______,血管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若曲线表示血液流经小肠时某物质的变化,则曲线b可以表示______(至少填写两种)在血液中变化,曲线a在人体内浓度最高处为______。
(3)若曲线a表示尿素在血液中的变化,则该图可以表示______(填写器官名称)内血液变化。
(4)若曲线b表示经过肾单位时尿素的含量变化,则结构②是______。
30、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__和三代以内________之间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会增大___________遗传病发病率。
31、连线
___________
32、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_____
33、下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蚕的发育过程经历_____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_____。
(2)雄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_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和子代黄足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后代,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_。
(4)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_____,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
34、从今年3月底开始,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到目前为止已报告130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
(2)H7N9禽流感之所以称为传染病,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和___的特点。
(3)在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把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一段时间,这种措施属于___。
(4)在疫情发生的市场等地,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喷药消毒等,这种措施属于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