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确立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历史定制,1762年清政府在西域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代(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

C.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管辖

D.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

2、中国古代,“衣服有制”。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志。下列哪一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3、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4、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表明,中共(     

A.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团结各社会阶层抗日力量

5、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A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B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C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A

B.B

C.C

D.D

6、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7、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下图为东汉五铢钱的铜质钱范,其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

A.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

B.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

C.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D.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

8、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以下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B.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C.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D.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主权在民

9、1865年前后,旋转木马开始在纽约科尼岛流行。1884年,科尼岛引进了一种纽约人从未见过的娱乐项目——过山车,票价相当便宜,只需5美分。不久,摩天轮出现了,科尼岛娱乐设施的发展(     

A.折射出民众工作条件的改善

B.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应用

C.说明休闲旅游生活方式出现

D.反映出市民福利建设加快

10、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

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

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

11、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溅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12、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材料中这些话说明古代雅典

A.制度自信

B.法律确保人人平等

C.直接民主

D.民主政体开始确立

13、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反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C.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D.太平天国运动进展迅速

14、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5、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一思想

A.巩固了西周的封建统治

B.符合先秦儒学的追求

C.具有重天命、轻人事的特点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16、明朝崇祯皇帝曾向阁臣郑重而明确地强调这种分工:“职掌在部院,主持在朕躬,调和在卿等。”这表明明代内阁

A.对行政执行系统有领导权责

B.是行政执行权和决策权的间接结合

C.有效制约了君主的独断专行

D.有建议规诲之责和独立的决策权力

17、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18、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六朝定都于南京。三国东吴时,南京已有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彩灯多山织锦制成。南朝时,南京每逢岁时节庆便呈现“灯火满市井”的盛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纸张用途的扩展

D.市坊格局的改变

19、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下列属于绥靖政策的典型代表的是(     

A.英法通过《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巴黎和会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D.1939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20、下表是《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总体趋势是唐宋以前提高较快,唐宋之后趋于停滞

B.东晋南朝亩产下降是因为生产工具长期得不到改进

C.唐代亩产较秦汉提高得益于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D.明清亩产量提高是因为海禁与抑商政策的成效

21、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威力巨大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3、万历《通州志》记载,以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以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这折射出明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社会等级的垮塌

D.自然经济的瓦解

24、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皇帝任命波斯人担任行省总督,总督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人选由皇帝亲自从王室或贵族中挑选。但是西里西亚和塞浦路斯的地方诸侯仍保留了统治权,帝国王室从来没有派遣总督到那里进行统治。从中可以看出,波斯帝国(     

A.行省总督与地方诸侯相互制约

B.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

C.地方诸侯的统治威胁中央集权

D.统治没有固守僵硬的管理标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知识点135】

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____”、“____”、“____”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6、维新变法的兴起【知识点127】

(1)康、梁等人的实践活动:上书、著书立说、办报立会、成立学堂、与顽固派论战。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代表

著作

主张

特点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____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____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倡导____思想

谭嗣同

《仁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维新派中的____

严复

____》《原富》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____观点;反对君主专制

把进化论思想同维新变法相结合

(3)维新变法的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____”。

27、影响:19世纪末,___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________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28、经过

(1)爆发:武昌首义【知识点136】

①时间:____年10月10日   ②革命后形势: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但封建________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137】

①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____成立,定都____,以___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____年为民国元年

②政权性质:____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点138】

①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____,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B.规定了国民的____权利一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C.确立了____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D.实行____制——限制____权利,防止专制独裁②性质:中国第一部____性质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制度的灭亡和____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4)清帝退位: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覆灭。【知识点139】

(5)失败:1912年3月,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第八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四)国民大革命(________年)

29、物质生活的变化【知识点152】

(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____”,并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前后,“____”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____,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30、国共合作

(1)条件【知识点166】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战线;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____

____的指导

(2)标志:____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____战线的正式建立。

(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知识点168】

31、经济与政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请将有关欧洲的历史事件依例填入时间轴。

 

3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____”【知识点111】

33、交通事业的进步【知识点153】

(1)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____通车

(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1909年,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34、历史条件【知识点163】

(1)思想基础:____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____的队伍壮大。

(3)____: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____的帮助。

(5)催化作用:____、李大钊等一批先进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危机与新生

近代中国,侵略与救亡相伴,中国人经历了百年的探索,终于摆脱危机赢得新生。

(1)完成下列提纲(在空格处填写重要历史事件)

(2)若要进一步探究提纲(二)中“革命的转折”出现的原因,应选择下列哪三个视角?(选字母)。

A.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E.新文化运动的宣传

36、武汉,别称江城,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下表记录了近代以来,武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请任选上表中一个或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后周)周世宗即位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官员敲诈和贪污风气盛行,他严惩失职误事、贪污重敛的官吏,严明赏罚,编订《大周刑统》,颁行全国,还屡次下诏求谏求贤,网罗人才。他不贪恋奢华之物,严厉禁止朝廷官员大肆铺张浪费。世宗“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经常亲自到各州县视察民情,考察农业生产状况,大规模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疏通运河。世宗整顿禁军,下令“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且减冗食之费焉”,根据“先易后难”的方针,向西夺取后蜀4州,向南攻占南唐江北14州,北伐辽、汉,连克三州三关。由于英年早逝,世宗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旧五代史》对他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摘编自原同申《浅谈周世宗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影响。

38、(一)中国古代的智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历史上的众多“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1)将下列“制度创新”与“重要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重要时期

 

制度创新

1)秦朝

 

A:科举制度

2)两汉

B:金瓶挚签制

3)隋唐

C:郡县制度

4)清朝

D:刺史制度

 

(2)中国古代在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都体现了民族智慧。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D)“儒表法里”;(E)“格物致知”;(F)“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G)“杯酒释兵权”。

类别

重要史实

政治智慧

 

思想贡献

 

科技发明

 

 

 

39、东北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它何时成为工业基地?当时取得了哪些工业成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