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安阳初二下学期三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2、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拟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

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

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3、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肺、扁桃体和淋巴结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5、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6、一代球星科比的最佳投篮动作是他的转身跳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互相配合

C.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如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7、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8、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名

D.界名

9、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10、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①雄鸡报晓     ②鹦鹉学舌     ③蜘蛛结网     ④蜜蜂采蜜

⑤老马识途     ⑥孔雀开屏     ⑦狗钻火圈     ⑧蚯蚓走迷宫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⑥⑧

11、下列几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狐的短尾和猫的长尾

B.菊的黄花和白花

C.花生仁的椭圆形与紫红色

D.狗的黑毛与卷毛

12、金乡是有名的“大蒜之乡”。大蒜一般用蒜瓣进行繁殖,对这种繁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性繁殖

B.不会发生变异

C.是一种组织培养方式

D.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3、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的Ⅰ阶段,细胞的呼吸作用非常微弱

B.种子萌发的早期,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结构①

C.萌发过程中②最先突破种皮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14、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5、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16、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17、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18、下列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①蛔虫 ②娃娃鱼 ③河蚌 ④喜鹊 ⑤蜗牛 ⑥青蛙 ⑦鳄鱼 ⑧蝗虫 ⑨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⑦⑨

C.②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③⑨

19、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20、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用A和a分别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_____,显性性状基因型__________

22、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

A.死了  B.没有带芽眼  C.块太小  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种在甲花盆内,将_____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3、狗在受伤后,会用粘满唾液的舌头添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

24、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随吋交流信息,动物的_____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25、2018年初春时节某校进入腮腺炎高发期,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学校采取的措施有:孩子得病、居家隔离;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请回答: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腮腺炎病毒是引起腮腺炎的____________,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

(2)腮腺炎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_;“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已接种水痘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_,该疫苗不能预防腮腺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人体尿液的形成离不开肾小球的___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作用

27、预防传染病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________

28、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哪种气体造成的?答: ____.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答:________.  

30、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 、直立人、智人等阶段。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用直线将下列各种植物与最合适的繁殖方法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所有鸟的繁殖都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的行为.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达尔文曾讲述了一个“猫与三叶草”的故事,三叶草的花朵如果没有丸花蜂的光顾,便不能传播花粉,因而不能结子繁殖。由于丸花蜂家庭兴旺,那里的三叶草也就长得格外茂盛,丸花蜂的多少决定田鼠的数量,因为田鼠爱吃丸花蜂的蜂房和幼虫,而田鼠又是猫的阶下囚,猫若多则田鼠必然少。

1)写出该故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叶草、丸花蜂、田鼠、猫的生活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环境。

34、我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吹响了号角。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而新动能是资源——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式生产方式。如图是某生态基地部分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人工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

3)水稻秸秆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培养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秸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作为____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