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海燕》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者高尔基敏锐地预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创造出广为传颂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B.《梅岭三章》是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C.他很有绘画天赋,赏雪归途中就妙手回春,成就了一幅佳作。(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D.《月夜》中,与大树“并排立着”的“我”,让人感受到一个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沧桑          见世面        鸠占鹊巢        挺而走险

B.端祥          促狭鬼        前仆后继        针砭时弊

C.火候          生辰冈        不省人事        走投无路

D.箴言          天花板        与日俱增        不言而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

B. 亭谁     水落而石出

C. 僧智仙也   蔚然而深秀者

D. 年又最高   若夫日出林霏开

4、下列各句恰当使用关联词语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因为“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C.尽管种在心中的信念未减,我们就能走遍万水千山。

D.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周怀政之诛”一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千里者   B. 怅恨久

C.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他的曾祖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 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以朋党勾结的理由,贬官衡州。

C. 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追究太子罪责。李迪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 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奇:__________   ②亳州   知:__________

其至  __________   ④章献亦全  令: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好事近·湖上雨晴时》,回答问题。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苏轼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注)①该词为词人泛舟西湖时所作,此时作者受朝中当权者排挤,外调任杭州太守。②篙:撑船的竹篙。③槛:船上的栏杆。④鉴:镜子,这里指湖水。⑤纶巾:一种头巾。

(1)“溪风漾流月”一句中“漾”字用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2)结合词作说说这首词流露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某班举行“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温馨赠言】

同学们都在互写赠言,请按要求答题。

①下列对“赠言一”内的字体及字体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体楷书   点画丰厚饱满   B.欧体楷书   笔画游丝连绵

C.隶书          笔画蚕头燕尾   D.隶书          整体空灵飘逸

②根据“赠言二”的特点仿写句子,将“赠言三”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好回忆】

同学们准备编写一本名为“岁月如歌”的班史纪念册,某同学准备用右图做它的封面,请你说说封面中“图标”的含义。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默写。

1 ,君子好逑。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流从之,

3焚膏油以继晷,

4衣带渐宽终不悔,

5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

6这正如地上的路; 也便成了路。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舍我其谁》,完成后面小题

舍我其谁

韩光

①3月中旬的辽西,春天还没真正地到来,可坐在野战指挥部中军帐里的师长顾长城却心潮澎湃。几天几夜连轴转的实兵实弹演习,虽然让这个50多岁的标准军人脸上堆满了倦意,眼里布满了血丝,但他还意犹未尽,铁了心要让疲劳已极的官兵跟着他再发动一次进攻。命令下达,旋即炮声隆隆,大地也跟着摇晃了起来。

②坐在时时监控战场态势的可视大屏幕前,看着官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冲锋陷阵,以冷酷著称的顾师长破天荒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然而他仍不善罢甘休,一道道命令雨点般下达着。头号主力师可以用这个漂亮的胜仗,为自己的师史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③不错,这个师就要撤编了,这次演习是告别“演出”!演习结束,将以这个师的骨干力量为主,成立一个特战旅,顾长城将是特战旅的首任旅长。顾长城没有坐等上任,而是这么狠命地折腾他的部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想进一步验证经师党委反复酝酿的特战旅主要成员人选,是否经得起实战考验。这个演习让他和师政委的心里更有底了……

④组建特战旅任务如期完成了,可顾旅长来不及喘口气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训练中。没有现成的训练教材,他根据任务需要火速编写了一套活页教材。一身迷彩服,一双高筒战靴,顾旅长发疯般地“焊”在了训练场。新训的科目他先演示,险难科目他先完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他手下的兵,个个都拼了命地训,官兵的本亊像雨后春勞般疯长。

⑤像打仗那样训练,像训练那样打仗,特战旅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虎狼之师。年底考核,以全优的成绩结束了全年训练。官兵都以为可以松口气了,可从不按套路出牌的“顾瘋子”,却还在无休止地折腾着,不是在子夜时分拉紧急集合,就是突然间进行战备拉动;不是进行仓促进攻战斗,就是进行仓促防御……好在官兵渐渐地适应了他,睁着眼睛能睡觉,一声令下便能按要求精准地投入战斗中。

⑥剑磨得锋利无比,哪个优秀的剑客不想亮剑!官兵个个都跃跃欲试盼着这一天。顾长城每当看到官兵那种求战若渴的表情,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官兵们越来越像关在笼子里的猛虎了!直到这时,他才将受领的新任务公之于众:20天后,陆军新组建的几个特战旅将进行一次互为对手的真刀真枪演习。

⑦消息像干柴遇到了烈火,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官兵心头爆燃着。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个个都玩命地固长补短。在陌生地域,在随机导调的情况下与对手交锋。顾旅长当然把演习看得比天大!只有在这次对抗演习中,取得酣畅淋漓的胜利,才算为特战旅成立举行奠基礼,才是今后全旅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铺路石。

⑧包括顾旅长在内的官兵都摩拳檫掌地等着战斗来临的那一天,更确切地说都盼着能与最强的对手过招。天遂人愿。抽签时,顾旅长抽到的对手是闻名全军的老牌劲旅。这个旅在百团大战时曾令日军闻风丧胆,在解放战争时战绩骄人。官兵的脸上流淌着自信自豪,因为他们不仅有亮剑的勇气,更有亮剑的底气!

⑨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传来了一个令官兵泄气的消息:“顾旅长在对抗演习结束后,军旅生涯也将画上句号。”其实,这个消息顾旅长知道得更早些。在集团军召开旅以上干部大会后,军长和政委把他留下来。“演习结束,你也到点了。”军长对他这个爱将说话向来是单刀直入,但这次却显得有些啰嗦,“这个决定是集团军党委作出的最痛苦的决定!”仿佛一声炸雷在顾旅长的头顶爆响,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顾旅长只说了一句话:“坚决服从命令!”

⑩回到旅里,顾旅长像拧紧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地运转起来。除了带领官兵们不断地加钢淬火外,(甲)一有空他就木雕泥塑般地坐在沙盘前,目光一遍遍地抚摸着浓缩的地形,不等比例的地形虽小,他却好似已身临其境,仿佛已无数遍地走过了演习场地的群山万壑。打胜了怎么巩固成果,打败了怎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打成肢着战如何相互照应……凡是战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顾旅长都想到了。他要用尽全部力量,为自己的军旅生涯不留遗憾地画上句号!

⑪然而,当得知集团军党委决定在他退休后,让刚从国防大学毕业的战扬接替他时,顾长城突然变卦了。战扬是原九团团长,是他最看好的得力爱将。

⑫“什么?现在就让战扬走马上任?你不想以一场漂亮的战斗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军长在电话里吼道。

⑬“军长,我经历过几次裁军了,又是跟随你多年的老部下,我的脾气你是了解的。我这样做,是想让战杨早日进入情况,为在战场上取胜积累经验。个人的进退与使命相比,何足挂齿!”顿了顿,顾长城声调变了,“军长,功成不必在我,我却在乎成功。为了特战旅的明天,这时让他接班最合适!这是我告别军旅生涯时,向组织提出的最后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要求,请你代我向组织反映,并很快作出决定。”

⑭离对抗演习还有一周的时间,顾旅长参加了他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全旅军人大会。他隆重地向官兵介绍了战扬,最后说道:“一支所向披靡的先锋劲旅,绝不会因临战换将而丧失战斗力,相反会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力量变得更强大,我深信你们会在战旅长的指挥下,在对抗演习中为旅史留下农重的一笔,特战旅由此将掀开新的一页!”

⑮只当了一年多特战旅旅长的顾长城退休了。天刚亮时,就下起了雨。前些日子下过一场,但下得吝啬,地面刚湿就草草收兵了。(乙)此时天空却积满了厚厚的浓云,瞅架势这场雨不会小。没有风,在唰唰的春雨声中,生长的声音此起彼伏。没人通知,全旅官兵早就静静地在旅大门口两旁排起了两条绿色的长龙。

⑯顾长城所到之处都能听到唰唰的敬礼声音,可他目不斜视,仅凭余光,他就能知道敬礼人是谁。当顾长城经过每个官兵面前时,官兵都下意识地挺了挺腰身,站得更直了,像一棵棵青松那样挺拔。

⑰顾长城的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心想,虽然自己的军旅生涯结束了,但战友们都会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每名战友都是顾长城……

(有删改)

1小说中顾长城曾说:“个人的进退与使命相比,何足挂齿!”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始终是这 样做的。请根据小说第②-⑭段的内容,概括他践行这一誓言的所作所为。

2小说用多种方法塑造了一个极富使命感的军人形象。结合(甲)(乙)两处画线语句,说说小 说是怎样塑造人物的。

3阅读小说最后两段,从深入理解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提问的理由。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②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1】文中画线句子连用了三个叹号,下列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范进对几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中举美梦突然来临时大喜过望的心情。

B.表现范进对中举一事难以置信。

C.表现范进一旦中举后,过分激动时,一种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D.表现范进对中举胸有成竹,所以才会很轻松地说:“噫!好!我中了!”

【2】下列对范进中举发疯的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考举人,长年积劳,一喜之下就疯了,这叫作乐极生悲。

B.屡试不第,这次中了举,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精神受刺激,便发疯了。

C.屡试不第,这次中了举,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急之下而疯了。

D.喜得过分,跌了一跤而变疯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范进这种摧残人性的描写,让我们在笑的同时,心底也冒出一种悲凉。范进是非常可笑的,但更是可悲的。而且这种可悲不是范进一人,在当时是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B.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了!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C.本文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D.范进是一位猥琐懦弱,热衷于功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以同情为主,以批判为辅的。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字敏轩。

B.文段作者主要运用写实的手法来写范进发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达到讽刺的效果。

C.第②段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来治疯,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是:报录人有这样的经验,表明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里透露了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只有他一个人。

D.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

11、阅读《态度》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坚持不懈地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抵达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上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中淡然自如。

③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正确的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注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且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是明朗、坚定、睿智、乐观的,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着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那么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的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后,最后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生活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因此而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论点的?

2仔细阅读第③段,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综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⑤段划线句的含义。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根据要求作文。

嘿,是否已觉得读不出经典小说里更多的东西了?那么,何不改变角度呢?将叙述的视角换一换,可以体察不同人物的内心奥秘;将观察的角度换一换,就会跳出思维的桎梏;将思考的角度换一换,你将更能触及生命的真相和本质。

请用“改变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以下任务中选择其一,完成写作。

任务一  对一篇小说(或小说片段)进行叙述视角的转化,改写小说。

任务二  选取小说中的一位人物,为TA写一篇小传。力求客观真实、实事求是。

任务三  通过多个角度的思考,辩证地看待一位小说人物,写一篇人物评论。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本卷中内容,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①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②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凡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资料都必须准确,尤其注重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但传记并不等于枯燥的生平简介,作者可以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③人物可以从以下小说(选篇)中选用:《水浒传》 《三国演义》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孤独之旅》 《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 《三顾茅庐》 《刘姥姥进大观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