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多年历练,孙颖莎在世界大赛中轻而易举地打败对手。

B.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为经历的不同,彼此间也有了隔膜

C.面对别人地质疑,他一意孤行,坚持写作,终于获得了文学大奖。

D.这位大夫只开了一次中药,就让病人好转起来,真是妙手回春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我们的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就节选自《四世同堂》。

D.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上使外将兵”的“上”是臣下对皇帝的敬称。

3、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山河表里潼关路”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

D.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革命烈士诗抄》作者罗广斌,书中收录了牺牲的烈士们的代表作品。

B.诵读《革命烈士诗抄》,我们可以体会到革命烈士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愿为革命事业粉身碎骨的壮志雄心。

C.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充分表现了作者为实现革命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诗句气势如虹,爱国主义激情炙热如火。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乙】

张玄,字君夏,河内河阳人也。玄少习《颜氏春秋》,废寝忘食,以夜继朝,兼通数家法。清净无欲,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著录千余人。玄初为县丞,尝职事对府,不知官曹处,吏白门下责之。时,右扶风琅邪徐业,亦大儒也,闻玄诸生试引见之,与语,大惊曰:“今日相遭,真解矇矣!”遂请上堂,难问极日。后玄去官,举孝康,除为郎。会《颜氏》博士缺玄试策第一拜为博士。

(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有改动)

【注】①所安:自己安心,此处指自己认为合适的。②著录:刻录在簿籍上。③对:这里指去,到。④官曹:官吏办事处所。⑤右扶风琅邪:右扶风,官职名。琅邪,古地名。⑥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生、例生等,统称诸生,此处指有学问。⑦矇:愚味无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书以观                 致:得到

B.门人弟子其室             填:挤满

C.滕人持沃灌                 汤:热水

D.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尝职事对府

A.由是则可辟患而有不为也

B.皆美于徐公

C.先帝不臣卑鄙

D.寡入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以记叙、议论为主,兼有描写和抒情,语言质直雅正,其间杂以情景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多用类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鲜明而有说服力,如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类比。

C.乙文中的张玄在研读《颜氏春秋》时整天不吃饭,讲授学问时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后来得到了大儒的肯定与赞许。

D.甲文乡之先达和乙文张玄对待学生提问做法不同,张玄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难和问题,会及时列出多家学说,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会《颜氏》博士缺玄试策第一拜为博士。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这里借马鞍、笼头的贵美指代贵公子。②庐:本指村房或小屋。这里指书房。

【1】诗中盛赞读书好处多,请作简要概括。

【2】小语认为这首诗题为“观书”,尾联写“金鞍玉勒寻芳客”是画蛇添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二】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1)材料一的文字出自《论语》,材料中加点词应指_____。从该村料可以看出,在儒家思想中,不仅是修身的根本,而且能_____(不超过5个字):在一个家庭中,对父母应奉养,更要_____(不超过5个字)。

(2)材料二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_____》中《二十四孝图》一文。从该材料可以看出,他对郭巨埋儿这种_____持反感态度。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默写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 。(《诉衷情》)

2________ 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 _____ 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4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 ________。(《捕蛇者说》)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记叙文阅读。

锁住你的暖

马德

①那一年,他10岁,和班里的同学打架,同学被打急了,一撒手,说我不和你打,你是个野种,你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他一愕,拽着对方领子的手顿时松开了。然而,没等同学挣脱,他又重新拽住,一边拉扯,一边大声哭嚷,你才是野种呢,你才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呢!

②他哭着跑回家,不吃饭,坐在炕上恶狠狠地盯着母亲。母亲不明端由,把碗筷往他跟前一推,说,吃饭吧,这是怎么啦?他看也不看,一扬手,碗筷便滚落到桌下,饭莱洒得到处都是。他拖着哭腔,厉声问母亲,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

③母亲一下子僵在那里,好半天才镇静了下来。母亲说:儿啊,别听别人胡咧咧,赶紧吃饭吧。一边说,一边收抬着满桌子的狼藉,却手脚慌乱,不知道从何下手。

④第二天下午,父亲便急匆匆地从矿上赶回来了。父亲的脸色黑黑的,严肃得让他有些害怕。以前,父亲回来总是一把把他架到双肩上,然后把买回来的好吃的东西尽数摊在炕上,让他随便挑着吃。现在,他缩在炕角,怯生生地看着父亲,父亲一下子变得遥远了起来。

⑤父亲说,既然这样,孩子,这件事爸爸必须得跟你说说。是的,我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10年前,一个老婆婆把你抱到矿上,交给了我。你来到咱家的时候,身上裹着一条小薄被子。而小薄被子里,除了你,还有一封用牛皮纸写的信,那是你的亲生父母写给你的信。信的大意是,因为家里穷,无力抚养你,所以他们才把你送出来。将来,等你长大成人后,他们还会把你接回去的。当然了,老婆婆走的时候,顺带把爸爸的名字,以及咱们所住的这个小镇的地址,一并带走了。她说,这样,好让你的亲生父母找到你。那封信还在,就锁在墙角的那个米色的柜子里。等你长大了,爸爸会让你看的。爸爸今天回来,只想告诉你,孩子,挺直腰杆活着,你比任何一个孩子 都幸福,因为你比他们,并不缺少什么。

⑥爸爸走的那一天,用矿工有力的双手,再次把他举到了肩膀上,他咯咯咯笑个不停。是的,这就是他的爸爸,一个很爱很爱他的人。

⑦之后,每天他都趾高气扬地去上学。是的,他什么都不少,为什么要比别人矮一截呢?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曾经和他打过架的同学,后来再没提起过关于他的身世的事情。“即使提起来,我也不怕,我有亲爸亲妈,我有养父养母,你们谁有?”他总在心里,这样骄傲地想。

⑧他总是盯着那只米色的柜子出神。有一次,他问母亲,钥匙在哪里,母亲笑笑说,钥匙只有一把,在爸那里。他便有些失望。那封信,会是怎样的呢?恐怕,已积了很多的尘土了吧。有时候,他盯着柜子,这样痴痴地发呆。上高中的时侯,他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那次,父亲打开了那只米色的柜子,他的心怦怦乱跳,父亲要做什么,但很快,父亲入把它锁上了。这一锁,他上完了大学,找到了工作,娶了妻,生了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⑨从矿上退休后,父亲很老了。有时侯,他会想,我的亲生父母呢,他们也该很老了吧。他们还记得曾经写下的那封信吗,还记得那个承诺吗?

⑩当了一辈子矿工的父亲,最后是得了肺癌去世的。料理完后事,他终于得到了父亲那把一直带在身边的钥匙。当他哆哆嗦嗦地打开柜子,他发现,除了那条薄被子,里边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他一下子愕在了那里。

在一旁看着他的母亲,浑浊的双眸里,早已蓄满了泪水,孩子,你是找那封信吧,母亲一边说,一边哭:哪有什么信啊,那是你爸爸怕你想不开,怕你被别人欺负而编下的一个谎言。这些年,俺俩守着这个秘密,不敢让你知道,其实,你的亲生父亲,也是一名矿工,在一次矿难中死了。那时,你刚刚出生不久,你的生母丢下你就走了。于是,你爸爸把你带到了咱们家……

“扑通“一声,他跪在父亲的遗像前,长哭不起,迷离的泪眼里,他仿佛看到了那封信。是的,那是养父饱蘸了所有的爱,为他写成的。他也要像父亲一样,把它锁起来,锁在自己的心窝里。他知道,这封信锁多久,就会暖多久。

1阅读全文,从“他”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十岁那年

①________

生气

第二天之后

得知身世

②________

上高中时

看父亲打开米色柜子

③________

处理完父亲后事后

④________

感动(感激)

 

 

 

2请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母亲一下子僵在那里,好半天才镇静了下来。母亲说,儿啊,别听别人胡咧咧,赶紧吃饭吧,一边 一边收拾着满桌子的狼藉,却手脚慌乱,不知道从何下手。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讲述了养父母为避免孩子想不开及保护孩子免爰别人欺负而编了一个谎言,谎称孩子的亲生父给孩子写了信。承诺将来接孩子回去的故事,体现了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B.最后一段中“他也要像父亲一样,把它锁起来,锁在自己的心窝里”是指要将父亲对自己的爱埋在心,永运记住这份浓浓的父爱。

C.第④段用了对比手法,将父亲从矿上回来时匆忙严肃的表情与以前回家时的慈爱表现对比,突出父亲听我询问是否父母亲生问题时的严肃。

D.第⑦段中加点词“趾高气扬”是个贬义词,说明文中的“他”听完父亲的讲述后,为自己有两个爸爸妈妈而骄傲自满,傲视别人。

E.文章釆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他”的身世。全文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亲切自然,冷静客观地表达情感。

4试分析文章的标题有何作用。文中的父亲编了一个谎言,并骗了儿子几十年,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李明翰是干什么事都要慢半拍的孩子。他经常赶不上公交车,坐不到座位;踢球,是被球和队友撞伤最多的孩子。他曾数次哭着向妈妈说:“为什么我那么笨,别的小朋友都那么聪明?”妈妈微笑着告诉他:“孩子,你并不笨,你正如经受住水蒸气一次次扑打而仍站着的大米。正因为经受了这些考验,它们才成为最有型、最漂亮的大米!你就是处在电饭煲最上层的大米!”从此以后,每每遇到吃亏、磨难、磕绊,他总是告诫自己,要做一粒站着的大米,清醒地站着,漂亮地站着。最终他成为一名拿了许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其实,有一个秘密,母亲一直没有告诉他:由于出生时难产,导致脑子缺氧太久,他成了一个轻度智障的孩子…

10、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题目。

未富先奢之风当刹

舒行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中女士雇了几十辆大奔去机场隆重地接回她的心肝宝贝——一只藏獒。此犬价值三四百万元人民币!

高盛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曾把中国列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并预测今年有望超越东瀛邻国,成为第一大奢侈品市场!见多识广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员则这样写道:富人们的奢华盛宴从未结束过……而最新一轮打开炫耀性消费香槟酒瓶塞的国家就是中国。

然而,有关国际组织不久前曾断言,如果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达到西方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那么,按照目前欧美人均的资源消耗量计算,必须有两个半地球供人类享用,否则,今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将会出现令人恐惧和绝望的枯竭。这是一种预警,也是一种谴责。

对我国而言,奢华之风不但会极大地固化我国现已存在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而且会加剧权力寻租式的官腐和投机赌徒式的民败。社会各阶层成员在攀比奢华中的心理失衡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失衡。不健康的风气和对物质利益的恶性追求,为社会动荡积蓄起巨大的破坏性能量。一旦爆发,不但会使经济发展的安全阀门——社会稳定出现动摇乃至崩塌,而且会使一切成就损失殆尽。从这个角度说,奢华只会令中国为维持稳定增加无比巨大的社会成本,甚至最终招致无妄之灾!

也许有人会说,奢华不也是一种对消费的刺激吗,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扩大内需吗?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短视,犹如饮鸩止渴。马克斯·韦伯曾经认真分析过西方市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与人们精神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在新教教义所包含的伦理中,人们正是因为把勤奋、节俭、创造财富等视为不可抗拒必须敬畏的上帝的意志,才使得财富得到积累,最终使工业革命取得了成功。他的这一观点破解了西方新教伦理与近现代西方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也对中国人认识人类传统美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颇有启迪。在现实世界中,最不讲求奢华、在全球廉洁国家排名中总是处于最前列的北欧国家,一再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前十名。这充分说明:不慕虚荣不仅与社会廉洁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与不讲求奢华同样并行不悖。

总之,未富先奢,不应该是今天的中国人修身治家求发展的做派。为了民族的长远之计、为了国家与公众的长远之计,也为了人类的长远之计,中国——这个给金融海啸中的世界带来希望的国家,应该勇敢地宣示:我们永远不做奢华大国。即便是将来真正富足了,也永远不当炫耀财富的奢华大国!  

(摘自《南通日报》2009年12月24日,原文有改动)

【1】段引用高盛集团的报告和《华尔街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有何作用?

【2】阅读全文后回答,作者为什么说“‘未富先奢之风当刹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在网上发表以后,不少网民纷纷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也跟一个帖子,谈谈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冰虫物语:2009-12-08173917 对现在的富人只能说无奈,为什么她们有钱从来没想过把钱用在公益事业呢,这样既有意义又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哎……

大樗:2009-12-09142937 人类在以消费促发展阶段,富人的奢侈客观上帮助了穷人。

回大唐:2009-12-091856 04 你太伟大了现在的书中很少有提到艰苦朴素的文章。现在的孩子只知道名牌。父母同样攀比,比如买好车,住好房,显摆自己有钱有势。我希望人人平等。

我的感想:

 

1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竞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了避署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值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1本文有两条线索,请概括。

2从选文看,为什么要反复描写天气炎热?

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从人物描写角度)

(2)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结合原著,说说八条好汉智取生辰纲,究竟智在什么地方?

5《水浒传》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善于射箭”的_____,有“善于行走”的___,“善于盗窃”的___。(填姓名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青少年该如何对待时下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短文表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15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