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色岩漠”的景观可能会出现在(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2、下面几幅图片反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 )
A.严重的环境问题 B.牧业发展问题 C.矿藏开发问题 D.交通发展问题
3、秦岭一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 水量丰富 B. 含沙量更小 C. 汛期更长 D. 有结冰期
4、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B.全省最大的城市是高雄
C.水能资源缺乏 D.工业原材料自给有余
5、纺织工业是我国最早兴起的工业部门之一。根据原料产地与工业布局的关系,你认为西藏林芝适宜发展哪类纺织工业(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化纤工业
6、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
A. 汽车、轮船 B. 人造卫星、手机
C. 计算机、纳米技术 D. 芯片、生物医药
7、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哈密瓜、葡萄干、戈壁滩
B.小米、大红枣、梯田
C.黑土地、北大荒、三江平原
D.渔塘、蔗田、丝绸之乡
8、雅丹地貌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生物
9、贵州省的天气特征是( )
A. 冬冷夏热 B.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 长夏无冬 D. 四季分明
10、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 腾格里沙漠 D. 毛乌素沙漠
11、为克服新疆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修建的古老水利工程是( )
A. 运河 B. 灵渠 C. 坎儿井 D. 都江堰
12、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B.我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
C.我国的自然灾难发生不频繁
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13、关于南方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成都平原有肥沃的紫色土,被誉为“天府之国”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肥沃的水稻土 ③云贵高原的土壤是黑土 ④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正好是冬季
B. 赤道地区一年会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 北半球秋分到冬至的过程中,昼变短夜变长
D. 高纬度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6、香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地区是
A. 北美 B. 东南亚 C. 台湾地区 D. 祖国内地
17、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部多,西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全国分布均匀
18、小强从家里拿来了爸爸去东北出差带回来的四种礼物,请同学们帮忙判断一下,不是当地特产的是( )
A.长白山人参
B.大兴安岭松子
C.黑龙江的大豆
D.哈尔滨的甘蔗
19、黄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B.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
C.高原植被破坏严重
D.土层浅,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
20、河西走廊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气候严寒 B.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C.水资源短缺、沙尘天气多 D.气候炎热潮湿
21、香港特别行政区由________、________、“新界”三部分组成,由于商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
2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_____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和_____,居世界第三位,与_____洲的面积差不多。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3、南方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具有“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省。
24、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25、我国最大的林区是____林区,我国最大的牧区是____牧区。
26、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布在_______山脉的两侧。
27、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 .本区有________ 、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牲畜中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__ .
28、成都平原是由______________江冲积而成,又有_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灌溉,成为“天府之国”。
29、吉林省境内平原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_______生产的“黄金地带”。
30、亚洲的河流大都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据此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部________,四周________。
31、读黑龙江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因此,耕作制度只能一年________熟。
(3)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是________。
(5)与黑龙江省相临国家的是___________。
32、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1)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解释:
(2)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解释:
33、读下图“黄河、长江水系简图及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与长江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
(2)“一碗水、半碗泥”是对黄河的生动写照,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填地形区),下游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形成“________”。
(3)黄河、长江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图中C、D分别为三门峡水电站和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E、F分别为________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4)长江干流横贯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它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有“________”之称。
(5)图中右侧的漫画说明了两条河流均有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
①治理泥沙 ②引黄淤灌 ③防治凌汛 ④加固大堤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34、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空中俯瞰,ABC地表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种植业类型,填入表格中。
地区 | 自然环境特征 | 农业类型(种植业) |
甲 |
|
|
乙 |
|
|
35、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线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途中经过了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____盆地。
(2)本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农业以________为主,图中A是________谷地是重要的种植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