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结合语意,下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园林设计的欠缺。)

B.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参考价值的样板。)

C. 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停止脚步。)

D.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化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孤单。)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人恒,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A. 过:错误   B. 衡:同“横”,梗塞 不顺

C. 喻:了解、明白   D. 敌:匹敌

3、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敬业与乐业 纪念白求恩 最后一课 晏子使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瑰 搁 靡 集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下面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bān) 阻(è) 订(qiān)   锐不可挡

B. (zhōng)   然(qiǎo)   灭(jiān)   心潮彭湃

C. 气(xiè) 击(kuì) 要(sài) 豪情万丈

D. (zhǔ) 军(guān)  首(qiáo)   震耳欲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默写。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奇幻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早在19世纪初期,一位教师走出生物实验室,投身旷野,从此与渺小的昆虫相伴,唱出了生命的赞歌;你们撕裂动物而我研究活体;你们把它变成悲惨而可怜的物体,而我使它变得可爱;你们在拷问室和解剖室工作,而我在蓝天下观察,倾听知了歌唱;你们用细胞和原形质做化学实验,而我在昆虫高尚的行为中研究它们的本能;你们窥探死亡,我观察生命。

这位老师他就是(1)____________(国籍)的(2)____________(人名)。他被誉为(3)____________。在他人生的最后35年,他是在(4)____________(地方)度过的,并且完成了《昆虫记》的后9卷。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新闻《“继续加油吧!我的中国!”》,完成后面小题

①“复兴之路”大型主愿展览丰富充实工作日前完成,新时代部分《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7月1日开展,3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②连日来,位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为诚门的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观众纷纷前来一睹为快,感受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③通往二层展厅楼梯口处摆放着两台“语音留言屏”,“继续加油吧!我的中国!”一名8岁小学生

的留言滚动在电子屏幕中间,十分醒目。

④“复兴之路”展览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宏大主题展览,此次展览在保持国家博物馆原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浓缩“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精华部分,增加了中共十九大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的内容,作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新时代部分展出。

⑤走进一楼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展现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主体框架的生动视频。

⑥展厅第二层,摆放着一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足迹互动展示”显示屏。观众指尖轻触屏幕即可看到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足迹。“一条条外交轨迹,让世界得以接近中国、读懂中国,也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观众说。

⑦来自浙江嘉兴的观众许月华,对展出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模型怀有极大兴趣。她激动地说,“展出的这些高科技设备,都是研发人员辛苦创造出来的,我对祖国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

⑧南海赤瓜灯塔模型吸引了来自人大附中的学生李志庭的注意。灯塔安装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和甚高频(VHF)通信设施都依托于科技的成熟。2015年10月9日,灯塔建成发光,创造了我国多个“灯塔建设之最”。“我将来想学工程专业, 希望丰富自己的学识,为国家做出贡献。”李志庭说。

⑨厅内展出的一些国际礼品吸引了大量观众。带孩子观展的宋女士表示:“孩子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接触到了更多其他国家的文化。希望国家的外交事业能够迈上更高的台阶。”

⑩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深刻的,又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我们要用知识武装头脑, 不断充实自己,为祖国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陈突均在观展后说,“我们青年人要勇做奋进者, 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竞展风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2作者以“继续加油吧!我的中国!” 为标题,好在哪里?

3从全文看,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场社戏,牵出一份纯真的情意;一回重逢,讴歌一座革命的圣城;一次观赏,勃发一轮生命的彻悟;一盏灯笼,萦绕一腔家国的沉郁。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生命中总有某事、某物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与之有关的情意更是在岁月的积淀中温润着我们的心灵。作为初中生,虽然人生阅历尚浅,但必然也有这样的事或物沉淀在我们的内心,成为自我心灵的瑰宝。

请以“心灵的瑰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